美感與設計課程

構成之美三部曲

核心概念
  • 構成美感的基本要素秩序,產生秩序即會產生美感。
  • 擺盤構成中呈現的美感包含反覆、均衡、對稱、統一等秩序。
  • 美感拼圖中點、線、面的處理所產生的變化。
  • 平面構成上格線與對齊與主從安排的重要性。
美感知能
  • 生活中整齊、清潔、秩序與和諧的構成概念。

課程概述

構成是平面的構圖與立體組合的總稱,利用形式的點、線、面、體組織現象組成彼此呼應的形式。「構成之美」因應疫情的變化,轉為線上課程從日常生活的體驗切入課程,將視覺藝術的美感構成與書桌整理、三餐飲食擺盤結合,並讓各組選擇不同的色彩,在Jamboard進行版面的構成練習,小組最後選擇以顏色、形狀、線條或相同的物件主題,在google簡報中共編構成美感拼圖。學生透過課程的進行體會構成中的秩序之美,反覆、相似的形狀與色彩所產生的變化,從主從關係中去發現構成中彼此形式呼應所呈現整齊、反覆、均衡、對稱等秩序之整體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能體會到各部位之間與整體的關係,以及不同的大小比例、色彩、形狀的差異會影響構成的效果,並將構成中美感秩序的概念運用到生活。

  1. 了解構成美感秩序、統一與變化的原則。
  2. 從生活中體驗構成之美。
  3. 利用構成原理進行美感拼貼。
  4. 學生能互相協調、分工合作展現團隊精神。

教師課後省思

  1. 線上教學有所侷限,但也開啟了另一種可能,使師生皆能較為熟悉數位學習的操作,對於某些學生而言,反而在課堂上更能專注表現。
  2. 教師必須不斷透過不同的方式與學生產生互動,讓學生能夠專注學習,並且要協助有科技困難的同學能及時上軌道。
  3. 由於只能在家中學習,教師將教材轉化成生活中的物件,更具備情境化與生活脈絡的教學設計,直接讓學生將所學的概念運用、落實在生活之中更顯這門課的價值。
課程規劃
  • 01
    認識美感的基本要素:清潔、整齊、秩序。

    透過簡報說明構成美感的基本要素,並討論平面與立體的構成,以及歸納構成中所呈現的秩序與變化。 3.請學生整理書桌,並將整理前後的照片上傳至google classroom。

  • 02
    歸納整理煉金術,找出書桌美感的要則。

    請學生成為家中的「擺盤魔術師」,上傳至早餐、午餐、晚餐共三張自己擺盤的照片上傳至google classroom。

  • 03
    能發現擺盤構成中的美感。

    教師選擇一個顏色,請學生進行支援前線的遊戲,學生找到同樣顏色的物品,至鏡頭前進行團體合照,呈現一種有主題色秩序的平面構成。

  • 04
    了解平面構成中美感要素。

    請組長帶領同學討論出美感拼貼的主要規劃,如:顏色、形狀、線條、主題等,決定該組的題目。

  • 05
    團隊合作完成線上美感拼圖。

    小組練習分享簡報,並大致瀏覽他組的作品,進行觀摩、省思與學習。

  • 06
    完成美感拼圖,並分析自己組別使用的構成原理。

    教師總結構成之美的概念,並列舉生活中的運用,如海報設計、封面設計等。

陳育淳
臺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 臺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