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這個課程想讓學生去瞭解何謂「自然環境色彩」、何謂「人為環境色彩」?現代人類生活環境中,除非在人煙罕至的原始自然環境裡,我們能感受到被自然色彩所包圍,不然在人為環境日益增加與擴大的環境空間中,人類所應用的色彩日趨豐富、複雜化與多樣化,如何讓孩子們找出合宜的環境色彩,讓楊明校園的「路標色彩設計,能與校園自然環境產生最調和或是最適宜的色彩配置,設計的條件限制:文字及路標的形制皆統一相同的樣式,盡量讓學生聚焦在色彩上。
任務一:尋找校園自然環境色彩(色票比對&拍照)。
任務二:尋找校園人為環境色彩(色票比對&拍照)。
任務三:調出自然環境色與人為環境色彩(每人調出5種自然色彩+5種人為色彩)。
任務四:每人將調出的10種顏色(寬4x 長8cm)è切割成20(寬4x 長4cm),全班一起排出暖色到冷色調之不同色階(每班30人*20張,會有600張色票)。
任務五:分組討論校園區域色彩的採樣與配置(打散學生調出的色彩,讓孩子們從中挑選自己想要的顏色)。
任務六:分組完成路標的色彩計畫。
任務七:分享並說明擺放的位置和設計的想法。
教師課後省思
校園環境中的物件與色彩具有多樣性特色,這個課程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對他所處的「環
境色彩」有感,其中概括了「自然環境色彩」與「人為環境色彩」。讓孩子們用色票去練習比對名畫中的情緒色彩或是挑選他自己喜歡的顏色,都是為了訓練學生對色彩的敏銳度,最後再進入主題,將眼睛看到的顏色轉換成自己筆下所調出的相同色調,或是用衝突色強調出來,是這個課程的第二個學習目標,學生對顏色的敏銳度及色感有被提升,從他們探索環境色彩以及挑選Pantone的色票中,能感受到孩子們對於製作出來的「楊明國中位置圖」,能放進校園環境中,給予學生莫大的鼓勵,藉由課程讓生活裡的環境真實呈現出色彩之規劃。
-
01色彩構面&色光概念
1.\t將「色彩學概念」延伸至「色彩構面」上。
2.\t從生活中去發現色彩的可能性。
3.\t跟學生談談何謂衝突色系、相同色系和區域色系。
4.\t利用攝影家的照片和Pantone色票讓學生找出衝突色和相同色調。
5.\t補充光與色彩的關係(物理現象和心理現象)。 -
02探索校園自然環境色彩
1.\t將學生分成五組。
2.\t請學生分別至校園中觀察自己分配到的校園區域找尋「自然環境色彩」。
3.\t利用手機或是平板,將比對出來的「自然環境色彩」拍攝下來。
4.\t記錄「它」在色票上的號碼,將照片上傳至classroom作業繳交區。 -
03探索校園人為環境色彩
1.\t用手機或是平板,將觀察到的「人為環境色彩」拍攝下來
2.\t同樣記錄下「它」在色票上的號碼,將照片上傳至classroom作業繳交區。 -
04調色大作戰(一)-自然色彩
1.\t每人從自己拍攝的「自然色彩」照片裡,選出5張照片。
2.\t利用照片中觀察到的顏色,用壓克力顏料調出符合它的色彩。
3.\t可以試著調出照片裡的漸層色。 -
05調色大作戰(二)-人為色彩
1.\t請孩子們從自己拍攝的「人為色彩」照片裡,選出5張不同色系之照片。
2.\t利用照片中所觀察到的顏色,用壓克力顏料調出它的顏色。 -
06介紹「水越設計團隊」的色彩概念
1.\t藉由介紹都市酵母的城市色彩計畫,讓學生從「環境色彩」實際運用的實例上做學習遷移。
2.\t去探討校園色彩的樣貌,從中找尋色彩的可能性。 -
07自製校園色票
1.\t將第三節與第四節課畫好的色票(4x8cm),裁切成4x4cm正方形備用。
2.\t每人將會有20張色票,全班集合起來會有將近600張色票。
3.\t這節課意在訓練7年級學生正確使用切割尺、切割墊、美工刀等器具。 -
08Color! Color!排排站
1.\t全班先將校園自製之色票按照色系、濃淡做排列。
2.\t將學生分成五組,各組依據分配到的校園區域色彩做討論。
3.\t每人至色票區選出該區3個主要的「環境色」和1個「搭配色」。 -
09分享校園區域色彩的採樣與配置之想法
1.\t將上節課找到的3個主要的環境色和1個搭配色黏貼在學習單上。
2.\t寫下自己的色彩計畫書。
3.\t與同組的夥伴們做小場的分享。
4.\t各組推選出一位做大場的分享。 -
10實際調出自己所選出的環境搭配色系
1.\t將生活科技課所製作的小型路標模型,打磨準備上色。
2.\t用壓克力顏料調出自己選出來的那個搭配色系。
3.\t晾乾下節課備用。 -
11貼上透明卡典西德列印出來的文字
1.\t讓學生貼上統一的路標文字。
2.\t訓練學生對位的技巧。
3.\t完成小型路標模型製作。 -
12自評與他評
1.\t按照座號將學生完成的作品排列於長桌上。
2.\t每人簡短用30秒介紹自己的配色想法與放置的位置。
3.\t老師製作評量量表讓學生進行自評與他評(用勾選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