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紙想質感有構讚

核心概念
  • 認識立體派拼貼法
  • 認識美的形式原理-單純、調和、對稱、均衡、漸層、反覆、對比、比例、律動、統一
  • 認識感覺、觸覺、視覺、知覺的原理和特性,版面構成的方法
美感知能
  • 觀察具有粗細、軟硬與冷熱的生活物品,比較其視覺質感有何差異
  • 運用美工刀、剪刀、錐子、螺絲釘等在紙張上製造出各種質感
  • 壓印珍珠板工具的操作與各式紙類、質感肌理材料的運用技法

課程概說

引導學生進行觸覺「質感」練習,分辨粗細、軟硬與冷熱的感覺。學生分組合作學習從生活環境中收集看到、接觸到各式質感肌理並做紀錄,藉此瞭解質感的特性、生活的關連性與時代的象徵。
從日常生活中紙張的種類和運用,瞭解平面紙張與包裝盒質感上的差異與功能上的合宜性。經由紙張剪、割、壓、撕、刮、刺…等練習,藉以瞭解質感的肌理特性。
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回收紙漿加上蒐集到的自然或人工質感肌理材料,製作出特殊的質感變化。將製作完成的紙質感造型,運用構成的方法,結合各種肌理和質感變化,盡情發揮表達審美的能力呈現質感之美。
介紹自己作品有哪些質感特性、符合哪些美的形式原理要素。這些質感素材表現可以運用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呈現對生活與環境美的欣賞力與敏感度。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對日常生活環境中的質感有感,瞭解其特性,並做出正確的判斷。
2. 能運用觸覺質感和視覺質感結合質感經驗,創造出質感獨特的美感意識。
3. 能察覺發現生活周遭質感之美,質感結合構成之美的形式,製作出合宜美感的形態表現。

教師課後省思

 

1. 學生會將色彩名稱描述成視覺質感的一種,應該提醒學生把看到的物體材質所呈現色彩加上光澤、紋理、粗細、厚薄、透明度等多種外在的特性加以形容。
2. 在進行神秘箱體驗前,應該多一些質感的視覺引導,例如物件表面的紋理、特徵或是反光等特徵。
3. 在進行神秘箱觸覺體驗前,要叮嚀學生摸到甚麼不要講出來,以免影響其它同學作答。
4. 質感表現,如果只是畫輪廓能表現出物件的質感特色嗎?提醒學生應仔細觀察物件的紋理與整體特徵。
5. 多數學生沒有形容到冷、熱、涼、冰的感覺。
6. 校園質感蒐集一節課上不完,只能做到6張質感的採集,來不及貼。
7. 學生會分不清質感性質(粗細、軟硬、滑澀、暖涼、冷熱....),與材質的肌理、紋理特徵感覺的差異,教師必須加以解釋,並鼓勵學生多寫一些質感特性的敘述。
8.對於校園質感物件的名稱寫的不夠清楚,例如只寫樓梯,應該更明確指出是樓梯扶手上的磁磚,或是階梯的表面,還是上面的止滑條。美術教室外走廊,是指女兒牆壁面、欄杆或天花板。
9.學生在紙的質感表現,很多只用割和剪,可以鼓勵學生多嘗試其它方法。
10.學生一開始會用較具象的表現方式,例如將圖案或文字剪下直接貼上,應鼓勵學生多思考以抽象幾何去排列出獨特的質感表現。
11.對於裁切珍珠板部分學生比例抓不准且裁切不好,因此老師需另外準備一些裁好的讓學生使用。
12.少數學生攪拌石膏水時間太久會硬掉或是灌石膏時,或因膠帶沒黏好,石膏水漏很多出來,必須適時給予協助,教導學生處理解決的方法。

 

課程規劃
  • 01
    能瞭解質感的特性、生活的關連性與時代的象徵

    教師介紹質感的特徵,引導學生進行觸覺「質感」練習,分辨粗細、軟硬與冷熱的感覺。接著將內容物取出觀察,瞭解其視覺「質感」有何差別。寫出生活中還有哪些物象因場域空間或時代有哪些不同質感的特徵。

  • 02
    教師介紹質感的特徵,引導學生進行觸覺「質感」練習,分辨粗細、軟硬與冷熱的感覺。接著將內容物取出觀察,瞭解其視覺「質感」有何差別。寫出生活中還有哪些物象因場域空間或時代有哪些不同質感的特徵

    學生分組進行生活質感肌理、紋裡採集並做紀錄。將校園、教室、家中採集到的質感做分類-自然的、人工的(軟、硬、粗、細、冷、熱….)。上台分享質感的觀察心得

  • 03
    能在紙上製造出4種以上的肌理質感,並描述其特性

    介紹日常生活中紙張的種類和運用,瞭解平面印刷廣告單和各式紙箱、包裝盒質感上的差異與功能上(軟、硬)的合宜性。接著用紙張進行(剪、割、壓、撕、刮、刺…)練習,藉以瞭解質感的肌理特性

  • 04
    能以生活中各種材質自然有機或無機材料,壓印製作出各式的質感呈現

    引導學生運用生活中蒐集到的各種材質,自然有機或無機材料或各式可壓印出立體點線面造型的物品,製作出各種不同質感的視覺呈現

  • 05
    引導學生運用生活中蒐集到的各種材質,自然有機或無機材料或各式可壓印出立體點線面造型的物品,製作出各種不同質感的視覺呈現

    結合珍珠板壓印和石膏灌模,製作成為獨特具有立體的質感呈現,運用構成的各種形式,盡情發揮創意與審美的能力,形塑出各種肌理和質感變化之美,呈現出獨特的材質美感

  • 06
    學生能描述出作品的質感特色與想表現的美感意向

    學生完成作品,分組上台介紹自己作品有哪些質感特性,並說明符合哪些美的形式原理要素。這樣的質感素材表現可以運用在生活中哪些地方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