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核心概念:正確合適的比例會帶給我們美感經驗
1. 身體比例的觀察及描繪:比例這個構面個人覺得很實用,會因為牽涉到其他問題,並不容易進行,計畫要入班的班級從八上就開始提到比例的概念,直到他們九上才進入比例這個構面,從同學自身的比例開始觀察及測量,也一邊觀察測量身邊的同學,讓同學們注意到每個人有共同得身體比例,原來生命是有一定的秩序法則,也讓同學了解到比例的實際操作及重要性,並不是一種知識,而是生活中實際存在且必須確實認知的一件事,從身體的比例測量起並注意到和環境中的比例關係,正確的比例使我們產生美感,而合適的比例帶給我們生活的舒適及產生美感經驗。
2. 植物比例的觀察:接著注意到並非只有人的結構如此,大自然中萬物亦依著黃金比例比例的原則生長,而其依比例生長形成的秩序也形成人類的美感。
3. 置物袋設計及製作:最後嘗試依自身的需要及考量依身體比例適切度嘗試設計手提袋,需切合自己生活中使用的物品攜帶的方便(比例適合物件),及適合自己提取拿握攜帶,設計各方的比例的設計配置符合自己理想比例的置物袋。
美感預期成果
同學注意到自身及環境物件的比例關係,並開始設計生活中的物件大小比例關係,能有建立生活中事務均有一定的比例關係的概念。
教師課後省思
1. 一開始我想要上的是讓同學認識到建築比例的空間美感,但只能欣賞,如何測量一直沒有好方法,而且建築的美感在建築的部分我們已經上過,這學期我的安排是要學人的觀察描繪,常注意到同學們再攜帶美術課用具時常遇到沒有大小合適的袋子,例如八開的紙,寬口的水器等等,心想何不就教同學可以自己製作紙袋,多寬多大都可以自己決定,於是結合人像畫和紙袋設計這格課程,完全合乎課程安排和同學需求,所以課程設計還是要從觀察同學生活出發,如果一直按照自己理想有時不切實際。反而生活實際所需容易讓小朋友在生活中建立美感。
2. 第一班上課就發現身體測量進行的問題,所以馬上調整第一節課先來測量生活中的物件:桌,椅,門,紙張大小,水槽高度,寬窄等等,除了用尺也用身體,手,器物等等物件測量及觀察,效果就很好,但學習單我一直沒設計得很好,是下一次要改進的,雖然同學們還是測量比較的很愉快。
-
01認識比例
注意比例的存在,從人開始比例的觀察及測量,並注意各部位的比例關係,可以使用相機拍照加以方格紙輔助觀察。(在一開始上課時,會先請同學畫一張頭步畫像以備和同學們注意到比例關係後的頭部畫像的比較)
-
02劃出正確比例的畫像
依照第一節課的人的臉部測量比例畫出人的臉部畫,並和之前尚未注意到比例關係的畫像比較,將會注意到依照正確比例的畫像覺得順眼,否則就缺乏美感,覺得怪。
-
03觀察存在生活中的比例
實際測量及繪製身體和生活環境的比例關係,桌子丶椅子的高度和身體高度比較,門的高度和叧度和身體高度比較等等, 介紹柯比意人體模矩,發現及認識比例的重要性及美感;然後開始嘗試自己設計這些生活上的物件,例如椅子,結果和現在生活中的物件比較結果如何?在美感的觀察比較如何?藉由比例的觀察帶出黃金比例的概念
-
04黃金比例
認識黃金比例,介紹並認識作品並藉著觀察測量植物構造發現生活周遭存在的黃金比例
-
05我的手提袋
手提袋設計:觀察自己喜歡的手提袋,然後嘗試設計自己生活中需用的手提袋,生活中自己需要裝甚麼物件的手提袋,長寬大小深度厚度提帶比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