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運用美感構成,對於漸層、對稱、均衡、韻律...等美的形式的講述、引導及討論,讓學生透過生活中周圍的事物,去感知美的形式原則,並將這些形式原則運用彩繪,表現在各種不同的水果形象之中,啟發孩子們的想像力。也讓學生學習去理解並感受生活中事物的美感、實踐美的形式原則,最後並將成品呈現在校園環境之中。
美感預期成果
1. 認識生活中色彩運用的關係。
2. 藉由色彩運用來表達個人感知。
3. 透過同學彼此的分享,了解他人對色彩的感受。
教師課後省思
1學生對鳥類的自然觀察經驗太少,大部份知道麻雀、燕子、烏鴉、老鷹和八哥。顏色大多是黑白二色。
2.對於釋迦的畫法有困難,幸好有事先準備好水果,讓學生們可以觀察,學生才知道原來釋迦是長這樣(平常吃都沒有注意呢)。
3.學生對於選擇的鳥類照片,大致上都能依鳥身上顏色找出色相環的顏色。
4. 將台東特產和杯墊結合是很不錯的教學經驗。
課程規劃
-
01第一堂
發現探索各種鳥類的色彩(以校園鳥類和學校旁太平溪常見鳥類為主)
-
02第二堂
發現探索各種鳥類的色彩
-
03第三堂
分析鳥類的色彩色相及深淺
-
04第四堂
鳥類的色彩深淺變化- 應用壓克力顏料調出
-
05第五堂
展現鳥類顏色造型,變身成各式水果的模樣-繪製杯墊
-
06第六堂
展現鳥類顏色造型-繪製杯墊
-
07第七堂
展現鳥類顏色造型-繪製杯墊
-
08第八堂
學生作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