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食物大小知多少?

核心概念
  • 利用3D列印筆創作出具有美感的食物作品。
  • 不等比的物體是否有美感。
美感知能
  • 描繪物體的三視圖。

課程概說

課程設計將學生生活中食用的食物作為測量物,藉此教師可以觀察同學們的飲食習慣外,也可以讓學生觀察食物的造型特徵,以利於學生之後描繪的精準度。課程中加入了3D列印的技術,先畫出縮小比例的食物,從平面進階到立體的的圖形創作,繪畫的過程中可以建立學生的空間思維概念。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能從常見的食物,透過紙板製成的方體測量,了解到等比例縮放的概念。本課程也會讓學生利用3D列印筆的技術,從平面到立體循序漸進的創作過程,了解技法與構成後,教師讓學生將物體的比例進行不等比例大小的改變,讓學生思考這樣改變比例的物體是否具有美感?本課堂的教學希望培養學生空間思維及物體審美的概念。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之前沒有使用過3D列印筆,能感覺得出來很興奮地想要嘗試製作。一開始花學生比較多時間掌握媒材的使用,教師也花比較多時間說明。之後學生掌握技巧後就能自由地創作出喜歡的圖案,但也因為如此,有時候有點收不回來~學生會做出與課程目標不同的作品,或許之後增加時間限制能改善此問題。

課程規劃
  • 01
    第一堂

    比例、各種媒材製成的袖珍作品的認識

  • 02
    第二堂

    將自己的早餐用紙板圍成方體,有助於測量其長、寬、高。計算出等比例縮放的袖珍食物尺寸。

  • 03
    第三堂

    繪製出食物的三視圖。

  • 04
    第四堂

    邀請使用3D列印筆創作的藝術家來講解3D列印筆

  • 05
    第五堂

    學生能使用3D列印筆製作出等比例縮小的食物平面作品。

  • 06
    第六堂

    學生使用3D列印筆製作出等比例縮小的食物立體作品。

  • 07
    第七堂

    使用3D列印筆將食物筆進行不等比例大小的創作,藉此讓學生思考這樣改變比例的物體是否具有美感?

  • 08
    第八堂

    分享自己的作品。

李怡萱
花蓮縣立壽豐國民中學 教師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