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先以廢棄輪胎進行SSI議題探討,再以輪胎之科學知能為基礎,讓學生進行分組探究、報告輪胎之構造、規格及製作方法等,以具備輪胎知能;其次,針對美感主題讓學生進行色彩、質感、構成、結構、構造等構面設計輪胎作品,再結合STEAM跨域思維,完成環保輪胎藝術設計之加工,將各類材質與輪胎結合,完成藝術輪胎作品。給予學生多元面向之思考能力,提高生活資源再利用的價值,培養學生能將生活議題與美感藝術創作結合,賦予回收玻璃瓶新的生命,開創「再生」、「新生」的生活美感藝文特色。
美感預期成果
1.透過環保再生與應用之概念,能具備賦予各類資源新生之藝文創作能力。
2.期待學生將學習內容加以擴大,非僅限於輪胎一項,能與生活中各類物品結合運用創造生活之美。
3.能透過單一材質,發展多面向、多功能之美感創意表現。
教師課後省思
1.廢棄輪胎於相關商號容易取得,但材質內含剛材,若要進行切割處理困難度高,因此,對學生而言,以環保輪胎材質為基礎的主題,在課程設計上存在較多之不確定性,且失敗率亦高,相對影響教學進度,並造成學生挫折感,因此尋找更適切之切割機具或技法,也是教學過程教師之成長。
2.有些電動工具亦存在著危險性,但是實作過程,多數同學多能勇於去嘗試,也漸形熟練,課前的詳細解說與示範,是協助學生學習與嘗試的不二法門。
3.教授內容包括構成、色彩、質感及STEAM概念等單元,期待透過跨領域之STEAM概念為主軸,來結合生活知識與美感,在課程設計確有其難度,因涵蓋單元較多,執行上也略顯急促。
-
01第一堂
藉由SSI探討歷程進行思辨
-
02第二堂
瞭解輪胎構成的科學與要素
-
03第三堂
瞭解STEAM之基本概念計及輪胎應用設計
-
04第四堂
運用美感概念進行實作,並了解各類工具之操作及技法
-
05第五堂
學生能理解不同質感素材之美感並加以應用
-
06第六堂
學生能運用STEAM概念進行美感輪胎實作(一)
-
07第七堂
學生能運用STEAM概念進行美感輪胎實作(二)
-
08第八堂
學生能運用STEAM概念進行美感輪胎實作(三)
-
09第九堂
學生能欣賞輪胎創作之美感-作品賞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