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構」穩固

核心概念
  • 結構/構造的定義。
  • 結合力學的造型結構/構造美感。
  • 椅凳設計的要素。
  • 適時融入環境教育議題,潛移默化的方式提升學生對環境保護的重視。
  • 透過課程讓學生可以看到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廣泛的增加學生的國際觀。

課程概說

1、進行「力」的團體遊戲與承重實驗,使學生注意到力量的構成與穩定傳遞,體驗力學並逐步修正。
2、觀察生活環境中的結構/構造運用與其造型,聚焦討論形成美感的因素。
3、結合「指結構的承重」與「紙構造的接合」試驗,轉化由人因與美感出發的概念椅凳設計。
4、將結構/構造構面的鑑賞能力,實踐於美感生活。
5、本次授課對象為鄉下地方的國中生,因此會將部分內容分拆兩節,透過更充足的時間,以及更加具體的例子,來引領本校學生一起學習「結構/構造」。
6、適時融入教育部的重大議題,包含:國際教育、環境教育等於本次課程中。

美感預期成果

  1. 除了對結構與構造認知,還須追求造型上的美感表現。
  2. 增加學生對於椅子在歷史上的發展脈絡。

教師課後省思

本次授課對象為國中一年級學生,該階段學生對於立體類的作品較鮮少接觸,明顯看出對於此年段的學生來說難度較高, 因此在製作椅凳結構的時候,增加兩堂課的時間,給予較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創作。

課程規劃
  • 01
    如何以一張紙,創作出最能承重的結構

    1、分組 2、了解課程目標與規則 3、各組進行紙的結構製作

  • 02
    如果做出可以承重又具美感的杯套結構

    分組進行討論與創作,不拘形式,以紙料做出杯套結構。

  • 03
    杯套需兼具美感、承重力、剩餘水量、跑步名次,來計分。 如何可以從四個方面獲取最高分數。

    分組進行大隊接力競賽活動,看哪一組最快完賽、杯中的水剩餘最多。

  • 04
    如何製作美感與承重兼具的椅凳結構。

    1、分組進行椅凳結構設計,待設計圖經過教師修正並同意,開始裁切紙材。 2、先裁切需要面積較大的結構。

  • 05
    瞭解椅凳承重的關鍵。

    1、進行承重測試,陸續增重,直至椅凳支撐不住為止。 2、進行檢討與回饋。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