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花好葉緣

核心概念
  • 認識色彩漸層,類似色、相似色等概念
  • 介紹蒙德里安,主張以幾何形體構成「形式的美」,作品多以垂直線和水平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各種格子組成
  • 在生活中以自己的感覺體驗美、創造美,從時代裡以數位工具開啟美感,創作設計。
美感知能
  • 利用植物色彩、形狀、質感,進行歸納、統整、分類,學習色彩
  • 透過植物(花、葉、籽)形、色、質觀察,分析其差異
  • 認識 PHOTO GRID APP 軟體,運用 APP 進行編輯

課程概說

延續上學期課程,以校園植物為觀察對象,進行植物課程設計。
結合校內「萌盟」共備社群,發展校園植物課程,落實生活美學。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實地觀察校園以及八卦山上植物。進行植物色彩觀察,辨析。葉片形狀描摹,色彩辨析。種子撿拾,觸摸種子,體會植物的觸感,觀察花、葉、籽等等的外觀,生長結構,而後利用形狀、質感、構造等設計課程。
結合 SDGS 目標 15:Life on Land,保育和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統,永續管理森林。
1、認識校園植物
2、利用 PHOTO GRID APP 進行校園植物拍攝拼貼。
3、熟悉 APP 運用,以數位工具,進行影像拍攝、編輯、創作。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每人完成一件 4*4=16 格 photo grid 拼圖
  2. 學生能說出至少 5 種課程中認識的植物名稱
  3. 學生能留意生活中季節流變時,植物的變化
  4. 學生能在校園中撿拾至少 7 種不同色彩的葉片,完成排列,並說明其美的形式原則
  5. 學生能透過對植物的觀察,發現植物質感:如光滑、油亮、粗糙、飽水性、乾枯等差異
  6. 能運用數位工具紀錄生活中所發現的美好

教師課後省思

  1. 高中生多有使用手機習慣,APP 使用大多能快速上手。然少數班級中仍有 1-2 位同學無個人手機,雖借用學用平板,但學校帳號鎖定,學生無法下載 APP,教師必須花費較多時間處理設備問題。
  2. 學生上完美感拼圖,多數學生回饋為正向回應,透由本課程讓學生認識許多先前未曾關注或發現的校園植物。
課程規劃
  • 01
    植感日常

    教師教室 ppt 引導,引發學生思考植物與人類的關係,引起學習動機。書寫學習單。

  • 02
    葉葉越美麗

    課堂 ppt 講述植物色彩之美, 認識 PHOTO GRID APP

  • 03
    卦山調色盤

    實地勘察,認識,紀錄八卦山(校園)植物,拍攝美感 拼圖植物素材,並運用植物辨識 APP 認識植物

  • 04
    自拍拼圖 1

    利用 PHOTO GRID APP 進行校園植物拍攝拼貼。

  • 05
    自拍拼圖 2

    拼貼作品上傳 GOOGLE CLASSROOM,發表,修改

  • 06
    自拍拼圖 3

    作品分享,總結

羅睿琳
彰化縣立彰化藝術高級中學 教師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