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設計專題-我們的小攤位

核心概念
  • 從專題實作中體驗一次設計流程,進而更深入瞭解甚麼是設計
  • 建立社會設計的概念,鼓勵從事服務型對公眾有益之設計方案
美感知能
  • 設計圖,從平面文宣到立體產品、攤位的繪製
  • 基礎電腦繪圖完稿能力,將文宣及產品產出
  • 學習如何呈現美感於銷售攤位或文宣中

課程概說

在同學具備基礎設計之能力,能執行簡易平面設計後,進而介紹設計的方法與流程,讓同學在瞭解了基本設計方法與程序後,能分組與同學進行小攤位的專題發想,藉由實作去親身體驗一個設計案例的流程、關注的對象、所想要執行的理念以及團隊合作具體化產出作品。小攤位鼓勵同學進行廣義的設計思考,不是只在賣文創商品,而是進一步能藉由活動或產品,告知或是鼓勵某種理念、或者提出問題引起省思,試著讓社會更好的設計。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1. 設計前置工作觀察,觀察專題設定對象之喜好與需求
  2. 觀察小攤位成品之效益與成果
  • 美感技術
  1. 設計圖,從平面文宣到立體產品、攤位的繪製
  2. 基礎電腦繪圖完稿能力,將文宣及產品產出
  3. 學習如何呈現美感於銷售攤位或文宣中
  • 美感概念
  1. 從專題實作中體驗一次設計流程,進而更深入瞭解甚麼是設計
  2. 建立社會設計的概念,鼓勵從事服務型對公眾有益之設計方案

 

教師課後省思

關於快閃攤位的創意課程,覺得是成功且同學收穫豐富的,因為是新發想的課程,一開始有點擔心同學會做不出來,還好同學也很有興趣利用許多課餘時間製作,因此成效卓著。不過這個單元也因為是有計畫的經費支援,以及可以聘請講師協助,不然一般的班級要執行的話,可能單一老師跟單一教室會有點困難,譬如這次同學們分組發想,所以有的要用雷射切割切木頭,有的要用版畫教室印衣服,有的要用彩繪教室繪製等等,如果同一時間只有一個教師很難兼顧,更難有這麼多間教室可以因應。因此跨領域的課程其實最好要有兩位教師以上, 國外有所謂專門的「跨領域教室」,在一個教室裡面有攝影棚、分組討論桌、電腦等等,讓同學可以在一間教室裡面使用不同器材,也許未來可以參考建置如此的跨領域教室。

 

課程規劃
  • 01
    設計專題-我們的小攤位

    講解設計的方法與流程,產品設計、3D 列印初探

  • 02
    設計專題-我們的小攤位:企劃開始

    進行小攤位的企劃:分配工作與實務執行、攤位物品設計、雷射切割初探

  • 03
    設計專題-我們的小攤位:執行實作

    什麼是社會設計?社會設計案例分享與講解、鼓勵同學設計造福社會的設計攤位、文宣包裝、產品模擬、攤位地點及執行規劃

  • 04
    設計專題-我們的小攤位:產品製作文宣送印

    同學報告小組企劃及製作進度,繼續完成攤位所需產品文宣品等,確認最後攤位位置、布置、時間等各項準備

  • 05
    設計專題-我們的小攤位:攤位執行

    於校內所規畫攤位快閃擺攤,紀錄攤位之人數、觀看時間等作為參考

  • 06
    設計專題-我們的小攤位:多天擺攤考驗

    進行到 28 日的中午擺攤,進行多天擺攤經驗修正並獲得參觀同學回饋分享

  • 07
    專家講座「市事難料 淺談市集籌辦與品牌關係經營」

    邀請洄游創生邱子軒執行長,於 111 年 1 月 10 日(一)10:00-12:00 舉辦講座,講題為「市事難料——淺談市集籌辦與品牌關係經營」,講座地點技藝館演講廳,對象為本校美術班學生及邀請附中同學報名參加。

  • 08
    專家工作坊「沉浸式空間應用實作體驗」操作

    請艾艾設計有限公司創意總監普保羅,於 111 年 8 月 15 日(一)13:00-16:00 舉辦講座工作坊,講題為「沉浸式空間應用實作體驗」,對象主要為本校校內師生及外校高國中老師報名參加,地點為技藝館電腦教室一。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