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多元感官的色彩

核心概念
  • 從視覺與非視覺體驗生活中色彩美感的多樣性。
  • 培養色彩的敏感度需從實地操作體驗,才能真正「看見」與感受。
  • 走入校園與社區探尋在地文化的色彩
美感知能
  • 能使用色彩語言溝通,更具體描述色彩名稱、濃淡深淺彩度明度的差異。
  • 從非視覺中察覺、表現、認識色彩的方法。
  • 能運用觸覺、嗅覺、聽覺表現色彩。

課程概說

探索視覺與非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的色彩感知與感動。從視覺觀察學習如何「說」出色彩的面相-練習文字描述所見的顏色。體驗蒙眼看不到時,只憑觸覺、聽覺、味覺、嗅覺等感官將如何認識或表現色彩 可藉由觸覺感受色彩的乾溼濃淡。可運用嗅覺尋找生活經驗的氣味素材來表現色彩印象……蒙上眼睛在看不到的實作體驗過程中,才能啟動自己其他感官的色彩能力,才能感同視障者認識世界的方式與生活的不便。色彩教育的先行者約瑟夫.亞伯斯所言,單純依賴理論並不能培養對色彩的敏感度,而是要從操作、實驗、方法論中不斷累積經驗,才能真正「看見」。從視覺與非視 覺認識色彩、感受色彩、聯想色彩、探尋
在地文化色彩,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色彩美感的多樣性。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1. 從生活中觀察自己或食物沒有完全相同的顏色,都是各自獨一無二的色票色號。
  2. 從其他動物了解不同的大腦對色彩的解讀都不同。
  3. 從非視覺中察覺、表現、認識色彩的方法。
  • 美感技術
  1. 能使用色彩語言溝通,更具體描述色彩名稱、濃淡深淺彩度明度的差異。
  2. 能運用觸覺、嗅覺、聽覺表現色彩。
  3. 能表現色彩的味道。
  • 美感概念
  1. 從視覺與非視覺體驗生活中色彩美感的多樣性。
  2. 培養色彩的敏感度需從實地操作體驗,才能真正「看見」與感受。
  3. 走入校園與社區探尋在地文化的色彩,運用自己的五感體會身邊的色彩文化。
  • 其他美感目標

結合藝起來學學 臺灣藝術與人文教育啟蒙計畫文化色彩課程教案設計,希望藉由視覺
與非視覺的色彩探究方式,讓學生自己尋找發現屬於自己家鄉或學校內的色彩特色 印象。

 

教師課後省思

(一)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1. 需要開啟學生其他的色彩感知,給每位學生一個眼罩(尤其疫情期間以個人用品各自使用為宜),發下時有跟學生提醒每節課都需要眼罩,但每節幾乎都有未攜帶眼罩同學,只能請學生以預備口罩代替眼罩,但已視覺教室才發現沒帶只能只用公用眼罩(先進行消毒) 。
  2. 因為疫情期間都會有請假同學:昨天沒去學校 還沒拿! 沒有粉末(嗅覺色彩粉末)怎麼辦? 我什麼都沒有!沒白膠用什麼、老師我沒白膠.膠水。有些學生會主動在家找找看相似取代的素材。但有些學生正居隔中無法離開房間無法尋找素材。沒有素材者只能先聆聽課程書寫心得,等候回到學校或解隔後再補尚未完成作業。
  3. 我本來想找幾天去看看的 但我現在出不去。老師我網路很卡。我網路很當很難用。只能以影片取代實際體驗,明年後年以後都有機會看到新莊大拜拜。網路很當-只能相信學生應允晚些時間完成繳交。

(二)未來的教學規劃,可作為課程推廣之參考

  1. 此教案很適合七年級課程持續進行開啟學生五感色彩。
  2. 坊間跟《跟大師學色彩》與《色彩互動學》(請參閱參考書目)有許多認識色彩的實作,分享值得放入未來色彩單元。
課程規劃
  • 01
    視覺色彩-為色彩命名、觀看與理解

    打破固有顏色認知,開啟色彩想像新世界

  • 02
    視覺色彩-發現自然與人 造 色彩

    1. 實作色彩秩序2.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所言:「世界上沒有完 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沒有完全相同顏色的水果 3. 認識植物和動物色彩 主要用途並不是為了相互吸 引,而是保護作用。色彩才在物種的繁衍上扮演 了關鍵性的角色。 4. 請寫下今天吃到什麼色彩的食物 食物好不好吃關 乎顏色嗎 5. 每種或相同的 食物都有絕不雷同的專屬色號。 配料也能找到對應色卡。經常顧著埋頭吃,往往不在乎食物的色彩 6. 雞蛋有多少種顏色 洋芋片有多少種顏色 芒果也 有許多的色彩嗎 同種類卻因為不同的成熟程度, 都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色號。 7. 色彩影響我們的知覺、情緒和消費行為。 8. 欣賞 Lucy Litman 食物版 Pantone 色打破對同 一自然物的固有顏色認知,也打開了色彩想像力 世界。

  • 03
    視覺色彩-色料混色練習

    1. 請同學使用三原色 紅黃藍 進行 12 色相混色 在練習 再選一 色彩加白色表現明度階 從 實作中知道自己 想表現的顏色如何混出來 。 統一的色彩系統,可以 我們在溝通時, 減少 認知上的誤 差? 2. 色彩 感覺 與色彩聯想 。

  • 04
    聽覺+觸覺色彩-描述色彩

    1. 認識牛頓提出色彩光譜和音階的應對關係。 2. 如何溝通色彩的語言: 現在混出了 橘 色 、橙色、 粉橘、橘黃、鮭魚粉、杏桃色,我想要的橘色是 偏紅還是偏黃?橘黃色會不會太亮呢? 3. 在實作體驗中,嘗試將這些想法轉換成與同學交 流溝通的語言。 4. ► 初體驗!戴上眼罩,緊閉雙眼體驗開始 一個人 蒙眼創作, 另一個人位同學學習「口述色彩」 用 說的 描述顏色 5. 當看不到 時 ,才發現自己需要幫助 或嘗試使用非 視覺的方式,提供一件立體陶瓷或面具 以聽覺 與觸覺進行 彩繪作品。 6. 學習 如何「說」 「聽」「摸」 出一件作品的色彩語 言 7. 鼓勵學生直接用手拿 與混合 色彩 可以 藉觸覺摸 出需要的色彩 濃稠度 ,不同色彩的質地可觸覺出 差異 。

  • 05
    嗅覺+觸覺色彩-色彩聯想

    1. 嗅覺小遊戲 戴上眼罩,聞出是什麼 顏色 分組 PK 賽 鼓勵 聯想 曾經的嗅覺色彩經驗 。 2. 純觸覺嗅覺色彩工作坊3. 以自然素材或食材最能體驗嗅覺色彩的作品。 4. 觀摩賞析評量與拍照紀錄 。

  • 06
    味覺色彩-食品包裝練習

    1. 以色卡詢問 哪一個色彩符合其味道 麻味 黃綠色 辣味 棕色 綠芥末色 苦味 咖啡色 澀味 橄欖綠 甜味 蝶豆花藍 酸味 磚紅色 2. 請從生活經驗中累積味覺色彩… 3. 從色彩設計你看的出零食的味道嗎 觀察食品與包裝設計,除了考慮美觀,也會考慮 色彩的味覺感 嗎 4. 改變同食品的包裝色彩 詢問這個顏色想買來吃 吃看嗎 憑藉嗅覺色彩記憶, 5. 請同 學 進行 食物包裝 的 色彩分析 包裝的色彩有傳達到 食品的 味道嗎 飲料是否也運用色彩傳達味道 6. 重新進行食品的色彩設計 體會色彩味覺的心理感 受, 學習 試著找出最合宜的代表色彩;適切的色 彩運用總是可以快速地吸引目光、觸動人心,在 渲染印象的同時還能夠達到訊息溝通的目的。 7. 講授示範改變零食或飲料商品的味覺色彩 APP 軟 體,改變色彩後重新從色彩中提出新口味商品, 8. 繳交作業後進行討論與評分 。

  • 07
    從五感發現在地的色彩-咱ㄟ新莊知多少?

    1. 若用一個色彩來介紹城市家鄉 你會用什麼顏色 請同學寫下認為的新莊代表色 2. 帶學生們走入新莊與中平在地的時光隧道,一探 當時新莊的在地文化美好與繁華歲月 的 自然歷史 人文。 3. 開啟視覺、觸覺、味覺、嗅覺到聽覺感官來探訪 在地的色彩,認識家鄉自然環境與文化物產。 4. 請同學分享最有感受的代表元素與色彩 5. 建立學生自我文化的認同,能尊重與欣賞在地文 化之美。 6. GOOGL 學習單書寫 設計 在地色彩的 發現 。

  • 08
    實地採集代表色彩

    1. 經由實地踏查與觀察記錄,到校園收集色彩 造訪新 莊老街才能體會百年前的信仰,在地的廟宇慶典活 動,僅存數間百年老店的堅持傳承手工技藝,還有在 地的味道 在地的聲音色彩 在地文化觸感的是什麼色 彩 2. 讓學生對生活周遭與家鄉特色有更真切的了解。 3. 用五感發現生活中的美感是否有色彩的元素 ? 4. 在地色彩印象實作:發現與記錄在地色彩的表情

  • 09
    在地五感三色 QR 碼

    1. 介紹農曆五月一日在地新莊大眾爺繞境活動-進行線上影片介紹 2. 提醒同學注意遶境活動出現使用的色彩元--素官將首裝扮色彩的說明 3. 在地五感三色 QR 碼實作4. 線上繳交作品

  • 10
    配色與配工具的認識-為視障者如何設計色彩

    1. 承續之前的在地色彩採集課程,請同學找出 3 5 色進行配色分類討論。 2. 學習使用 Kuler 線上配色工具認識類比 單色 三元 群 補色 分割補色 3. 運用選色器會自動幫你選擇 5 種適合配在一起的 顏色,體驗色彩情境擷取的效果。 4. 認識協助檢查色盲友好色票。 5. 從操作、實驗、方法論中不斷累積經驗,才能真 正「看見」配色的效益。除了著重原則之外,色 相、面積比例、材質、圖片等的配置方法,也會 影響到效果的好壞。 6. 訓練自己實際運用,且充實自己對色彩的視野, 學會靈活的運用色彩的搭配 7. 色盲友好色彩海報實作 從色盲友好找到的適合配 色 運用到學學色彩網站上的海報色彩配色練習 中 完成海報配色進行螢幕截圖 講授如何螢幕截 圖 繳交線上作業 。 8. 線上觀賞作品討論與評量。

  • 11
    在地色彩平面創作

    1. 參閱美國平面藝術家 Matt W. Moore 的用色彩層 層堆疊的迷幻幾何花朵,透過花卉與春天的連 結,以自身擅長的幾何結構搭配豐富的色彩編 排,利用對比色與重疊的變化,打造多個鮮豔飽 滿、型態繁雜而規律的亮眼作品。 2. 運用之前選擇的在地色彩先進行配色工具的選色 3. 承續之前的在地配色進行 中平 30logo 設計 可以 平面彩繪或剪貼製作。 4. 透過特定色系的排列組合,色彩能讓畫面跳脫二 維的限制,創造出立體、甚至是超現實的空間感。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