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記憶中的味道(111-1苗栗苑裡高中)

核心概念
  • 了解構成的原理並著手進行構成規劃。
  • 花磚色彩賞析與環境色彩的發現與應用。
美感知能
  • 能發現自己週邊環境的特色並收集資料,了解秩序美與特色美的重要性。
  • 探索秩序美感的構成方法與條件,在課程中進行試探。

課程概說

苑裡鎮是一個富有歷史的小鎮,從地方古蹟、昔日的老街店面、紅磚、藺草、再加上鄰近海邊的漁港,無數小而有情的社區深深吸引著我們探索回味。小鎮昔日因地方產業沒落,優秀的年輕人出外打拼,而導致人口外移的情形嚴重,無形中留下了許多老房子。但隨著地方工業的發展,近幾年在外學子也漸漸返鄉歸巢,珍惜在地資源,發揮所學創意,再造昔日風華。
培育學子的搖籃─本校苑裡中學也是本地歷史悠久的學校,創辦於日據時期昭和七年,民國37年動 工興建校舍,後續經過多位校長的努力及地方人士的支持贊助,校舍完善,樹木蒼鬱,綠蔭成行,環境優美,在這廣大的校園中,人才輩出。歷經數十載,校舍的結構也曾面臨著考驗,所幸近3年,慈濟援建,使校舍煥然一新,具有歷史性的校舍面臨拆遷之際,如何保留苑中的歷史特色,讓畢業多年的校友回家時仍能勾起年輕時的回憶,並且讓目前的學子尋得歷史的軌跡,這將是本課程設計的目的。
以前台灣人出外打拼,回到家鄉後為家人蓋一棟住宅,並以瓷磚裝飾,成了他們人生的夢想。仔細看這些美麗的瓷磚,可以發現其工法、設計與拼貼方式,蘊含著工匠們專業的技藝和屋主的個人喜好。因此,我們常會在古厝的屋頂或意想不到的角落發現它們的身影,靜靜著訴說著昔日的故事,吸引著我們的目光,耐人尋味。本課程將以苑中校園為發想的起點,透過花磚的設計,帶領本校的學生們重新回到過去,能為這短暫消逝的美麗,留下永恆的記憶,讓學生重新體會歷史的美感與創意。
課程前六節的重點在於花磚的賞析,了解花磚的歷史由來,構圖設計的原理、組合、排列方式,進一步帶領學生觀察本校具有歷史特色的人文與環境 (例如:制服上的校徽、校園的動物鳥類、校門前的紅拱橋、兩旁的大王椰子樹、操場側門的大榕樹、西邊圍牆…),接著讓學生設計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圖案架構。後六節的課程重點在於花磚色彩的探討,透過APP軟體,分組採集校園色彩,分析及探討色彩帶來的感覺,最後引導學學生利用和諧與衝突的色彩性質,彩繪具有校園特色的花磚。最終將學生的設計做成花磚或杯墊,讓歷史的美感風華再現。

美感預期成果

希望學生能藉由花磚的賞析與實作課程,學生能體會到歷史與現代生活元素結合的美感,並進而願意主動探索其中美的原理。藉由動手實作並了解過程,希望學生能體會先民的智慧與想法,期盼 這一連串不斷的練習與發現,提升學生的美感素養。

教師課後省思

  1. 這次主題雖然是校園特色花磚的設計,但學生對校園的人文歷史環境不慎熟悉,蒐集資料的時間太匆促,以至於花磚呈現的特色有點失焦。期盼下次在這方面多有引導,讓學生能在作品中清楚地呈現出特色。
  2. 花磚草圖轉印的過程太耗時間,少部分同學無法掌握訣竅,下次可用複寫紙代替。
  3. 學生在色彩採集時,下載的學學色彩APP,因網路問題,耽誤了些課程時間,部分組別在校園中不當運用手機,玩起人像拍照,所以無法完成所交代的任務,十分可惜。或許對比較無法自律的同學,可以以色票代替,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4. 色彩呈現在花磚設計上是需要慎重的部分,因此建議學生先有正確的色彩調色概念與能力,較能創作出較合適的彩色花磚。
  5. 用花磚呈現校園特色與人文風景,即便是一個校徽的設計,都讓學生對校園美化更實際有感。
課程規劃
  • 01
    花磚賞析,其歷史由來與特色,以及花磚在現代生活的轉化與應用。

    1.欣賞台灣花磚博物館的影片及課堂PPT,讓學生了解花磚的歷史由來與圖案特色。
    2.藉由花磚的文創商品,學生將了解文物的保存與生命延續的深遠意義。

  • 02
    苑中歷史特色的觀察與發現

    1.將學生分組,工作分配,然後進行校園資料收集(上網),找出具有校園特色的人文與建築(校徽、校園植物、動物、硬體設施、建築物…)。
    2.各組決定主題,同時全班以校徽作為共通的圖案骨架。

  • 03
    了解花磚圖案的構成原理,排列原則

    請學生分析花磚的構成原理,及圖案中平衡、對稱、格線分割邏輯、組成的要素,並花磚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的排列呈現的效果。

  • 04
    圖案設計-符合美的形式排列的主題設計

    1.方式一:各組描繪學校校徽(梅花)的骨架,融合各組選定的主題,設計出圖案。
    2.方式二:將梅花的骨架,試圖拆解,並依據對稱、均衡的架構重新組合,接著在框架中畫出符合美感形式的圖案設計。
    3.鉛筆稿完成後轉印在西卡紙上,並用黑色奇異筆描輪廓線。

  • 05
    花磚的色彩賞析

    介紹及分析花磚的色彩配置原理,及色彩的感受。

  • 06
    校園環境色的發現與實驗

    利用”學學色彩”APP軟體進行校園色彩的分析,從中選擇一組和諧或衝突色彩的色彩組合,接著找出對應的彩色紙膠帶,貼在西卡紙上花磚圖案的旁邊。同時討論分享這個色彩組合給我們的感受

  • 07
    區域色彩調色練習(一)

    各組根據色票的色彩組合,將顏料正確調出並畫在花磚的構圖中。

  • 08
    區域色彩調色練習(二)及作品

    完成花磚上色,精細修正。

  • 09
    圖案設計-影印、組合、排列

    各組將完成的花磚作品,影印成4張,用90度旋轉、二方或四方連續排列的方式,看看呈現的拼貼結果。

  • 10
    作品成果發表與分享

    學生作品展出與分享創作心得。
    請廠商將學生的作品做成文創商品(花磚或杯墊),做為日後學校宣傳運用。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