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花藝構成點線面

核心概念
  • 點的構成:由點的虛實感受背景空間與實體的對應關係、點的明暗感受類似空氣透視所形成的前後距離、點的起伏排列感受線狀的迴旋律動、具規律漸層之點的大小感受面狀的立體延伸,進而由生花祭壇、金屬置物架,看見點的生活應用。
  • 線的構成:透過網頁設計的範例,認知(1)線的風格—細的水平線簡潔又能引導視覺,粗線放在文字下方有強調的作用,曲線帶來活潑的氛圍,規律排列的折線能形成紋理;(2)線的作用—引導視覺方向、封閉成形、分割與限制、疏密間距形成紋理;(3)線的立體—幾何構成、弧度構成、碎形構成、構成主義塔特林。
  • 面的構成:將葉材視為面,觀察葉材的變化應用,從(1)縱形—強調花藝的縱向發展,營造出緊湊感、意象鮮明;(2)橫形—強調花藝的橫向發展,營造出安定感、溫馨恬適;(3)圓形—可發展為放射狀、環狀的花藝構成,營造永恆、祥和意象。
美感知能
  • 點的立體:以母親的黑白影印圖照為參考依據,運用Photopea進行黑白倒置像素化的數位處理:將照片馬賽克後,點選黑白倒置遮罩,並提高對比。參考像素化圖照,將圖像分析5種明暗色階並轉化為具有大小、疏密變化的白點,習得由大到小的漸層、由聚到散的間距亦可產生視覺上的明暗效果,並因此產生立體感。
  • 線的立體:參考幾何構成、弧度構成、碎形構成的線立體範例,分析其基本形式,運用壓克力條或木條裁切、黏合,形成自創的線立體設計—花架。
  • 面的立體:運用各式紙材模擬葉面裁剪,以百褶形式營造紋理,摺製不同尺寸的葉面。

課程概說

前置課程:刻印母親卡,運用禪繞畫設計基本線條,刻製於印章上作為邊框用,以金色顏料印於底紙,搭配水墨白描繪製花朵,寫上祝福心語致贈母親。
由點的形式、空間構成、設計作品,認識點的設計概念與美的形式。以母親的黑白影印圖照為參考依據,運用Photopea進行黑白倒置像素化的數位處理,將圖像分析5種明暗色階並轉化為具有大小、疏密變化的白點,點製具立體感的點構成。
透過網頁設計的範例,認識線的風格、線的作用,而後參考幾何構成、弧度構成、碎形構成的線立體範例,分析其基本形式,運用壓克力條或木條裁切、黏合,形成自創的線立體設計—花架。
將葉材視為面,觀察葉材的變化應用,從縱形、橫形、圓形等構成型態,認識花藝的發展方向、空間層次及所欲營造的意象。運用各式紙材模擬葉面裁剪,以百褶形式營造紋理,摺製不同尺寸的葉面。
以永生繡球花為點構成的素材,摺製好的葉面組成空間層次,結合線立體花架的支撐,設計母親節的花藝小禮。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建立點線面的元素由平面到立體構成的認知。
  2. 能透過漸變、明暗、聚散、切割的排列組合,使造型元素產生立體與動感。
  3. 能應用花葉、支架作為點線面的素材,將構成設計應用於母親節的花藝小禮。

教師課後省思

  1. 前置課程:新增運用禪繞畫設計基本線條刻印母親卡。從學生的賀卡感言中可以發現:很多感謝的話平常沒機會說,在匆忙的國中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帶過,透過這次的手作小卡,得以將心聲傳達給最愛的母親。
  2. 點的構成:學生運用軟體將影像像素化時,需同時思考:馬賽克的格狀大小會影響後續的點色階,過大易流於無法辨識,過小則相對耗時;對比的調整也需注意,過高易使色階層次不足。因此,學生在這階段卡住許久,重作會多花一節課,網路問題也層出不窮,Photopea網頁版在不同手機會有功能不完全的狀況,改用學校平板後的班級才較為順暢。
    透過圖像分析,習得由大到小的漸層、由聚到散的間距可產生視覺上的明暗效果,並因此產生立體感。這樣的立體感須建立於排列有序的條件上,若凌亂點製將混淆不清,若大小一致無變化,則顯得平面無立體感。
  3. 線的構成:觀察線的風格時,感受到粗細變化所展現的力量差異:穩定安全vs精緻冷淡;觀察線的疏密間距時,發現曲線能呈現浮凸的立體感,很多線條排列在一起就形成一個紋理面,而不同的間距則增加了視覺深度。從幾何構成觀察到是以三角形為單位造型,接合後形成立體架構;弧度構成則可見直線的角度漸變後,形成曲面的型態;碎形構成在層層偏移的效果下,彼此造型重複卻產生空間的動感。
    線條的裁剪在計算長度時,便須思考在有限的材料下,如何將花架撐起20~30cm的高度,同時讓整體的長度比例具有漸次之美。因此有的將木材堆疊形成曲面,有的將三角形作為單位形互相支撐、輕盈且支點少,有的以星狀為平面延伸而下,側面的凹凸起伏有序。
  4. 面的構成:葉材有寬窄大小等差異,原本依附於花莖、符合自然生長,在這階段希望能重新配置,使空間被葉面分割後,帶有節奏感及現代感。縱形需考量其姿態的主要支撐的張力與平衡,橫形需注意發展方向之餘,透過高低位差產生層次感,圓形的集中封閉感需思考如何透過線狀葉的交織突破之。
    學生在安排葉面的重組時,容易從「花的襯托」來思考,使得葉面失去獨立存在、分割空間的重要任務,因此日後可多點面的構成練習,並充分運用不同的葉材進行搭配。
  5. 摺製葉面:由於永生繡球花的色彩變化多端,選擇紙材時,需從花的色彩進行整體搭配的思維,再來考量葉與葉之間類似色的內部變化。學生多半會由類似色或調和色來選擇,失敗率不高。裁剪時,有的尺寸關係缺乏一定的比例,組合時便顯得凌亂。有的發現摺製後葉面縮小了,容易被花遮覆,只能重作。甚至有的覺得線構成的花架太美了,若加上葉面將干擾視覺效果,因此省略葉面。接合時,對鐵絲的不熟悉導致五花大綁亦有人在。剪適當長度再來銜接葉與花架,較能隱藏於花叢之中。
  6. 花藝設計:也許是線構成設計得到不少成就感,擺設繡球花時,多半不願從母親的臉形點構成來思考配置,而是將花以點的形式產生律動感,整體搭配也因此更為完整。
課程規劃
  • 01
    點的設計

    介紹點的造形、實點V.S虛點、點的線化與面化、立體感、設計應用:生花祭壇、金屬置物架,藉此認識點的設計概念與應用形式。

  • 02
    點的明暗

    以母親的黑白影印圖照為參考依據,運用Photopea進行黑白倒置像素化:馬賽克處理後,點選黑白倒置遮罩,並提高對比。

  • 03
    點的構成

    參考像素化圖照,練習以黑筆點製構成初稿,將圖像分析5種明暗色階並轉化為具有大小、疏密變化的白點,大、密的點感覺陰暗,小、疏的點感覺淺淡。

  • 04
    線的設計

    透過網頁設計的範例,認識(1)線的風格、(2)線的作用。

  • 05
    線的立體

    經由範例介紹線的幾何構成、弧度構成、碎形構成、構成主義塔特林。練習將線的立體設計於紙上。

  • 06
    線的構成

    參考自創的線立體設計,運用壓克力條或木條裁切、黏合,為後續的花架預作準備。

  • 07
    面的構成

    將葉材視為面,觀察葉材的變化應用,從(1)縱形(2)橫形(3)圓形等構成,認識花藝的發展方向、空間層次及所欲營造的意象。

  • 08
    摺製葉面

    運用各式紙材模擬葉面裁剪,以百褶形式營造紋理,摺製不同尺寸的葉面。

  • 09
    花藝設計

    以永生繡球花為點的素材,摺製好的葉面組成空間層次,結合線立體花架的支撐,設計母親節的花藝小禮。

徐韻琴
臺中市立居仁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臺中市立居仁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