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兔子轉角遇見彩蛋

核心概念
  • 能使用構成要素和美的形式原理表達想法。
  • 能應用二方連續與四方連續的構成概念進行設計。
美感知能
  • 能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美感構成。
  • 能善用多元感官觀察校園自然物。

課程概說

課程先引導學生察覺日常生活中的構成美感,並認識其基本要素。透過排列組合練習,體驗構成的分割邏輯與主從關係,並運用二方與四方連續概念,將簡化的校園植物圖樣設計,進行復活節彩蛋創作。搭配復活節尋蛋活動,設計象徵新生的彩蛋,為即將邁入國中八年級階段,期許有更美好的成長與蛻變。

美感預期成果

本課程透過復活節尋蛋活動,結合美感設計,讓學生能習得構成的概念及畫面分割邏輯,將其轉化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培養生活美學素養。

教師課後省思

  1. 在校園中進行構成的排列組合體驗需考量場地合宜性,風太大會造成植物在排列時容易被吹亂。
  2. 尋彩蛋活動原本是規劃老師預先去藏再讓學生找,發現這樣對老師體力是一大負擔。於是更改讓小組各派一位藏彩蛋的同學,但這些人不能參與小組尋彩蛋活動。尋蛋時間結束這些同學則負責將尚未尋獲的彩蛋找出來,採取此方式大大減輕老師的負擔。
  3. 彩蛋彩繪原先預想用烏克蘭彩繪工具pysanka技法,但工具只有國外網站販售,採購核銷有其困難性,因此調整為彩色壓克力筆彩繪。有機會想嘗試pysanka工具,或是使用彩色紙膠帶也是不錯的選擇。
課程規劃
  • 01
    能覺察日常生活中的構成美感

    夠(構)美吧!
    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由點、線、面所組成的畫面,並分析構成組合的美感。透過簡報與圖片案例說明構成美感的基本要素,並討論平面與立體的構成,以及歸納構成中所呈現的秩序與變化。

  • 02
    能感受不同的構成樣式所產生的差異

    構成的排列組合體驗
    搭配美的形式原理,練習構成的分割邏輯及主從關係進行排列組合。

  • 03
    能學會構成與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的概念

    希望新生-復活節彩蛋
    介紹復活節彩蛋的由來與文化,欣賞各類型的彩蛋設計,引導學生歸納出二方連續與四方連續的基本模組。

  • 04
    能運用造型簡化技巧來呈現校園植物的構成

    植物的幾何美
    讓學生觀察、記錄、描繪校園植物的造型,發現植物的秩序美(各構成的部分),運用簡化技巧轉化為圖樣設計。特別引導同學從蛋型植物(松果)中觀察其排列組合與變化,討論蛋型與植物型紋路的關係性。

  • 05
    能將構成要素與形式原理應用於藝術作品的構圖

    彩蛋的構成設計圖
    從簡化的校園植物圖樣設計中,選取適合的元素,進行「二方連續」、「四方連續」排列,利用構成操作工具協助構圖設計,設計成富有美感的構成畫面。

  • 06
    能運用平塗技法及色彩搭配進行物件設計

    彩蛋的構成實作
    依復活節彩蛋之圖稿,進行平塗彩繪。

  • 07
    能欣賞他人作品並分享心得

    發表與票選
    同學互相觀摩作品,進行互評與自評,並寫下心得,並票選最受歡迎的作品。

  • 08
    能將藝術設計作品應用於生活情境中

    當兔子遇見彩蛋
    老師預先將彩蛋藏在校園角落,由學生分組去尋找。在規定時間內尋找到數量最多的組別即可獲得獎勵。回到教室內,寫下對自己未來的期許與祝福,放至象徵新生的彩蛋內。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