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重拾被遺忘的技藝(樹皮衣)

核心概念
  • 原住民生活傳統技藝阿美族樹皮衣的功能及意義
  • 不同樹種樹皮質感,選擇最適合做樹皮衣的素料與特性
  • 民藝的美學與實用性,透過設計融合現代日常生活
美感知能
  • 樹皮衣的特性與美感
  • 運用不同物件,設計質感美感

課程概說

課程從臺東在地原住民文化介紹開始,帶領探尋摸索重新製作『樹皮衣』的方法。並透過原住民族傳統社會制度、民族特質與樹皮衣的關係(功能:舉行祈雨祭時祭師或者獵人上山打獵時所穿戴用的服裝),介紹樹皮衣的製作技術,再利用樹皮的特性研發出各式文創商品,提升樹皮的使用與價值。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說出『樹皮』的特性,並組合美感元素賞析之。
  2. 透過思考與討論,善用先備知識,完成不同質感特色的手工樹皮工藝作品。
  3. 能嘗試利用樹皮特性,提升樹皮在日常生活的使用價值,研發具有原住民特色的文創商品。
  4. 能經由構思後畫出草圖(完成一份手工樹皮物件)。
  5. 持續對環境與大自然,保持謙卑與恭敬心。
  6. 對原住民老祖宗所流傳下來的傳統技藝繼續發揚光大。

教師課後省思

  1. 視覺文化教學不能忽略藝術的本質、視覺文化教學應切入學生生活的議題、全球化視覺文化教學應強調學生對自我文化的省思,竟而明白藝術是教育的根本。
課程規劃
  • 01
    第一堂

    藉由五感,走校園,體驗不同物件材料的質感。

  • 02
    第二堂

    介紹構樹的結構與用途。

  • 03
    第三堂

    戶外尋找構樹苧麻材料。

  • 04
    第四堂

    體驗製作樹皮過程。

  • 05
    第五堂

    設計並製作樹皮物件作品。

  • 06
    第六堂

    完成製作,作品成果發表。

劉吉益
臺東縣立知本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臺東縣立知本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