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學生在日常生活接觸到樹木,往往可以感受樹木的氣息、比例與構成,然而往往被忽略。
本課程希望透過手作,拉近學生日常與自然的連結,全然貼近日常自然。
從社區或校園修剪的樹枝中,截取一段姿態最美的比例。在削、刮、磨之際,感受樹皮的材質與觸感、在視覺方面呈現優雅比例,得到充滿趣味、最合手感的樹枝筆。
美感預期成果
發現生活周遭的事物比例的關係,適當的比例可以呈現美感。器物合乎人體工學,可以讓 使用者感到舒適,但線條變化、大小組合適當,才能呈現比例的美。從樹木到樹枝筆的比例關 係的探討,進而關注到各種組合關係中,是否有合乎比例之美。 以後在觀看事物時,不再只看到顏色,還會看到組合關係中比例的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本課程第1節為在班級教室進行,使用方格紙定位,讓學生安心自信地完成平面作品,完全忘記過去的口頭禪「老師,我不會畫」。
個人作品經分類、分享後,挑選代表作(輪流)張貼於班級布告欄,對學生造成頗大的肯定。老師,我喜歡畫畫!
第2節特邀請生活科技教師指導學生工具使用,在生科教師協同指導下,學生進行專業的跨領域學習,學習內容擴大、加工速度飛快。學生花時間聚焦製作巧思作品,在進行細部加工時也能促進學生自信心。
課程規劃
-
01尋找樹枝美姿比例、比例美感討論-1
尋找最美比例的樹枝,以鉛筆畫在方格紙內。
-
02尋找樹枝美姿比例、比例美感討論-2
將方格紙內的鉛筆線,用黑色麥克筆描過後,貼在牆上票選及討論美感比例。
-
03動手作樹筆、找出美的比例關係-1
1. 分析所裁剪樹枝的比例,在視覺美感比例和實際需求比例關係。
2. 符合手持時的適當比例、符合筆芯長度的比例需求 -
04動手作樹筆、找出美的比例關係-2
在樹枝的削、磨過程中,可以留下不同樹皮層,感覺留下樹皮層不同比例的感覺。
-
05動手作樹筆、找出美的比例關係-3
呈上一節,完成樹枝筆。
-
06找出美的比例關係,從實物中探討比例之美
票選最美的樹枝筆,討論在線條比例及握筆時和樹枝筆的曲線比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