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圖樣設計與色彩

核心概念
  • 認識美的形式原則(反覆、漸層、律動,對稱、均衡、對比、調和、統一、比例)
  • 發現花磚的格線分割秩序與邏輯(平移、鏡像反射、旋轉)
  • 利用在花磚圖樣學習的構成秩序法來練習色彩與構成,創作視覺秩序美感
  • 在創作新花樣的過程中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巧思,表達感受與分享創作
美感知能
  • 運用不同主色調搭配不同的輔助色調,營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
  • 學生將自然物依秩序排列,討論如何形成美的形式原則
  • 將鉛筆搞複印到樹脂版上刻版
  • 顏料與水的濃縮比例

課程概述

色彩是最直接能感受到美感的要素,調和過的色彩會讓人感到舒適合宜,本計畫以「構成」構面為主題,先帶領學生學習美的形式原則,發現生活中的秩序,有秩序就有美感,色彩亦是。在色彩搭配的部分,讓學生練習用主導色調及輔助色調搭配新圖樣,創作圖樣需構成秩序之美並傳遞分享給其他人。在花磚圖樣設計中,發現花磚的格線分割秩序與邏輯,發現秩序構成之美,探索並嘗試應用秩序構成與色彩搭配,將之運用在自己的圖樣創作中,最後依四方連續構成方式:平移、鏡像反射、旋轉完成創作。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透過欣賞、觀察,明瞭色彩與花磚搭配形成美感的重要關聯。
  2. 學習花磚的創作排列並設計屬出於自己的圖樣,希望能讓學看見生活的美。
  3. 將學生創作佈置在校園中,讓全校師生能共同感受美的視覺饗宴。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用水性印泥蓋印時,大多過於急躁,所以很多印出來的顏色偏淡,顏色不飽和,然後用版畫顏料蓋印時,會不小心擠太多顏料,沒使用調墨棒刮薄再滾,導致印出來的圖會糊掉,需要一直提醒顏料要刮薄一點。

課程規劃
  • 01
    秩序之美

    讓學生在校園範圍內尋找自然物,引導學生使用自然物做秩序排列,探索與發現何為秩序、隱形的線與分類法並討論秩序造成美感的原因。

  • 02
    形狀對對碰

    讓學生透過2摺的剪紙來探索構成,練習基本圖形排列技巧,嘗試針對所設計的圖案,其在方形磚內的大小、方向、空間配置進行排列。提示:美感不是小細節,有秩序就有美感。

  • 03
    欣賞美的花磚設計

    分享花磚博物館的花磚商品,帶入家裡的地板小磁磚花樣,引導思考花磚圖樣設計可用平移、鏡像反射、旋轉等技巧進行排列,像是二方連續圖及四方連續圖的圖樣編排。

  • 04
    單位形設計

    在學習單上開始構思單位形的設計與顏色配置。

  • 05
    一起刻、刻、刻

    將設計好的鉛筆圖樣轉印到樹脂版上,結合版畫概念,決定好凸版或凹版進行雕刻。

  • 06
    反覆的連續圖

    將刻好的樹脂版節結合自己選定的顏色,再運用平移、鏡像反射、旋轉等技法拓印在設計好3*4格子的B4紙上。上台分享作品並護貝,以利之後校園佈置用。

  • 07
    滾滾蓋印趣

    為結合學校課程博覽會活動,延續上周蓋印課程,本週使用版畫顏料,將刻好的樹脂版印在牛皮紙袋及圓盤扇上,並於12/2展示。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