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節慶配色與布置

核心概念
  • 節慶色彩:藉由東西方冬季節慶的認識色彩。蒐集節慶的由來、典故等文字訊息,以Canva進行版面的整理及擷取色彩,亦可將方形色票裁剪後與圖照相互對應。
  • 色彩關係:認識色彩混色效果、觀察圖像比較明度高低,描述差異與聯想詞、比較不同彩度在空間差異、分析對比色、色彩明度。在色調中找到調和色與對比色,以共有色概念帶領學生找到與環境主色。
  • 色彩十字軸:由兩組相對的語詞,冷暖、柔硬形成十字軸與四個象限的矩形表格,處理色彩統計和集中色彩資料,由尺度表中可觀察到如色彩嗜好和色彩屬性等資料。
美感知能
  • 混色挑戰:練習混合調出明度高低、降低彩度後,剪裁方形色票。
  • 色彩構成:於教室運用色彩物件構成的基本原理進行擺設,整理配色的想法與色彩關係。
  • 家飾布置:觀察家中的空間特性,運用適合的色彩物件綜合搭配進行布置及考量物件的質感特性進行搭配

課程概述

認識色彩混色效果、觀察圖像比較明度高低並描述差異與聯想詞、比較不同彩度形成的前後空間差異、分析對比色調整明度後形成的調和感、找到調和色共同的元素色。操作練習混合調色技法:明度高低、降低彩度與色彩關係,並製作色票。透過東西方冬季節慶的認識。觀察與分析圖像的調和色、中性色、對比色,找到節慶的色彩印象特性;於教室運用節慶相關色彩物件,初步練習三角形高低差-均衡、平均排列-反覆、重疊等構成的基本原理,進行閱讀角布置,而後各組介紹空間的色彩特性及配色想法。觀察家中的空間特性,如:書房、廚房、客廳等,將前述色彩構成的原理運用適合的物件綜合搭配進行布置。搭配方式須考量物件的質感特性進行整體搭配,將所學色彩概念遷移應用於生活中。

美感預期成果

  1. 色彩調和:共有色概念找到與主色具共同元素的調和色。
  2. 節慶色彩:以冬季節慶的色彩印象為主軸,並以Canva進行文字整理及色彩分析。
  3. 色彩構成:以冬季節慶所擷取的色彩分析,運用色彩物件、構成原理進行空間布置與擺設。

教師課後省思

  1. 操作水彩混色調出主色的明度、彩度變化與對比、調和色關係。
  2. 分析生活物件與環境色的關係,覺察空間場域的特性進行節慶意象配色。
  3. 運用調和色、對比色及色票,設計施作教室閱讀角之色彩物件布置。
課程規劃
  • 01
    色彩關係

    認識色彩混色效果、觀察圖像比較明度高低並描述差異與聯想詞、比較不同彩度形成的前後空間差異、分析對比色調整明度後形成的調和感、調整比例後形成的強調色、類似色調整彩度後產生凸顯。

  • 02
    混色挑戰(一)

    透過「中國傳統色」網頁找到自己喜愛的色彩作為主色,搜尋相關色名的詩詞,練習混合調出4種明度高低,如:加入白色、灰白色、灰黑色、黑色。

  • 03
    混色挑戰(二)

    練習混合調出4種降低彩度的方式,如:水+灰色1:1、加入對比色、加入咖啡色。

  • 04
    色彩調和

    以共有色概念帶領學生找到與主色具共同元素的調和色,繪製完成後剪裁為2.5cm的方形色票。

  • 05
    節慶色彩

    透過東西方冬季節慶的認識,觀察與分析圖像的調和色、中性色、對比色,找到節慶的色彩印象特性,將方形色票裁剪後與圖照相互對應。

  • 06
    文字匯整

    蒐集節慶的由來、典故等文字訊息,以Canva進行版面的整理及擷取色彩。

  • 07
    物件歸類

    認識生活中有哪些點線面屬性的物件具回憶特性並適合作為擺設,小組討論環境與物件色彩的適切性,依照色彩十字軸將物件分類。

  • 08
    色彩構成

    運用色彩物件初步練習三角形高低差(均衡構成)、平均排列(反覆構成)、重疊等構成原理進行擺設,整理配色的想法、色彩關係,並將相關概念分享予同學。

  • 09
    家飾布置

    觀察家中的空間特性,如:書房、廚房、客廳等,運用適合的色彩物件綜合搭配進行布置。搭配方式如: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並排、三角形+重疊,並須考量物件的質感特性進行搭配。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