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多元食彩

核心概念
  • 辨識色相環色彩的基本概念
  • 食物色彩對於人們的感受、意涵與代表意義影響
  • 食物如何搭配設計提升飲食美感
  • 歸納多元文化食物結合擺盤色彩特色食農:客家、原住民、閩粵、越南、印尼......等等
美感知能
  • 分組合作學習經驗,簡單表達色彩印象和感受力
  • 透過食物色彩的配色練習,由配色原理配合靈感找到或發想出融合美感的方法
  • 繪製出特色食彩點心設計草圖,運用合作學習實作製備食彩點心
  • 發現美的原則,進行發表作品設計理念

課程概述

本課程設計以「色彩」為教學核心主軸,課程藉由生活經驗中所接觸食物色彩經驗,引導學生觀察探索豐富的食彩、營養與化學知識。以點、線、面是幾何學的基本概念,運用食物美學的表達形式,將此設計要素展現於食彩點心製備中。同學可以在生活環境中,認識生活中美食與文化特色食物與節令蔬果,運用色彩學和點、線、面是幾何學概念,繪製出美食特色設計圖,練習製作食彩蔬果點心,選擇適合搭配的比例色彩搭配,進行官能品評,檢討改善方案決定製作條件與流程規劃。最後進行生活特色食彩發表會,色彩美感與營養酵素的完美搭配,減輕負擔的爽口佳餚,由同學們分享色彩設計概念與製作體驗心得。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會仔細觀察色彩生活中觀察技巧。
  2. 認識食材色彩與特色食物色彩,並嘗試探索美感與食感搭配方法。
  3. 色彩透過生活色彩美感實作,建立合群的知能,培養團隊合作與溝通協調的能力。
  4. 課程中練習「思考取向教學法」是以學生的經驗為基礎。上課時由老師提出問題,由學生運用思想去理解、分析、推論、判斷、綜合,以「舉一反三」、「腦力激蕩」的擴散思維來求解答,並解決面對的美感食材組合設計主題,使思想靈活進而豐富色彩生活與品味飲食。

教師課後省思

  1. 106年起到現在教師執行5、6次美感實驗課程接計畫、實作及成果繳交,讓視覺老師在校工作忙碌之餘,充電反思調整執行過程中是相當好的良性循環 。
  2. 今年因為8年級未教色彩,於是用洋紅、青、黃三原色,分組塗色相環與擺盤給孩子學習。孩子感受在貼色票時,較為深刻。原來可以用三色調出這麼多色,生活中擺盤學習色彩實踐也可
    以是美感的一環。
  3. 塗色多花2節課
  4. 擺盤有2班因為無法命名完成。教室內擺盤 2 次野餐擺盤,因難以受控加上時間因素,無法執行。
課程規劃
  • 01
    食彩色環

    以自然、生活、飲食文化中食物色彩色環,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我們生活中食物的色彩美感,並探究苗栗頭份區域的食彩焦點 。

  • 02
    食彩探索

    藉由生活中食材彩,採集並針對學生採集食物色彩,進行討論顏色的味道與人的五感體驗 ,觀察食物原型、加工不同色彩變化。食物色彩對於人們的感受、意涵與代表意義影響,認識食物色彩、營養與化學變化的知識,考量天然蔬果該如何搭配設計提升飲食美感。

  • 03
    食彩配色

    練習食彩配色與蔬果沙拉點心的擺盤,進行設計草圖。討論選用食材和食材製備流程,食彩呈現:點、線、面搭配,思考組裝製備流程與時間分工安排。

  • 04
    食彩配色與教室擺盤

    練習食彩配色與蔬果沙拉點心設計草圖,討論選用食材和食材製備流程,食彩呈現的點、線、面搭配,思考組裝製備流程與時間分工安排。

  • 05
    食彩實作

    運用設計的擺盤草圖,組裝製備食彩。各組藉由官能品評經驗,討論食彩實作的挑戰與困難並提出改善方案。

  • 06
    食彩發表會-野餐擺盤

    食彩沙拉發表會,分享色彩設計概念與製作經驗分享,欣賞各組視覺美感創作,依作品說明內容與特色。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