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校五年級校本課程(自學學習)的主題為「氣候變遷」。以下針對整體課程規劃以及安妮新聞的利用與導入進行簡介:
本學期
學期初利用一連串追問,讓學生針對氣候變遷產出問題,以現有的資訊來回答同學的提問,接著再針對回答的答案提出下一個問題,以此類推
觀看「解凍格陵蘭」、中央氣象局監製的通識影片「降溫告急」,從兩部影片讓學生意識到面對氣候變遷,我們應該立即行動,但也不要過度恐慌
導入安妮新聞(2節)
利用安妮新聞的「地球現況1~4」讓學生針對地球現況進行整理、影響、提問與猜測的筆記,從這些記錄與猜想中,讓學生更可以想像地球的未來以及氣候變遷的影響。
製作氣候變遷全球地圖,每位學生到網路查詢各大洲關於氣候變遷的新聞,並進行整理,從中體悟氣候變遷與人類生活的不可分割性。
導入安妮新聞(2節)
利用安妮新聞的「吃或不吃的兩難:九個值得思考的食物議題。」讓學生從生活中最基本的「食物」出發,繪製食物與環境的關聯圖,並反思人類生活的任何一步對地球環境的影響。
結合本校期末建築週,全班共作氣候變遷偵查板,找出造成氣候變遷的直接、間接的兇手,並製作成關聯板。
課程目標
- 透過地球現況的報導整理,提升學生對環境改變與影響的認知,進而引發對氣候變化的敏察。
- 閱讀吃與不吃的兩難報導,從最貼近生活的食物出發,引發學生理解生活與環境的關聯性,進而內化至改變與行動。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對於氣候變遷這類較為宏觀且抽象的議題,起初缺乏深入的認知與興趣。有些學生認為這些問題距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難以產生共鳴。因此利用安妮新聞的「地球現況」的問題討論幫助學生將氣候議題與自身生活聯結起來。
其次,報紙內容雖豐富,但對於小學生來說,有些專業用語較為艱澀。因此可以鼓勵學生找出不會的語句,再上網找答案,確保自己可以吸收文章內容,進而完成學習任務。
在下學期的教學規劃中,將進一步將課程轉化為具體的環境行動。將持續配合本期安妮新聞中的「食衣住行:環保入門指南」、「改變世界,從小做起」專欄,讓學生規劃、實踐校園環保行動。此外,也鼓勵學生將所學內容分享給家人,擴大環境教育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