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這是一個以探索情緒與創造表達為主題的課程活動,透過觀察、討論及創作,帶領學生進一步了解情緒的多樣性,並學習尊重不同的情緒觀點。在課程中,學生將從圖像卡片的視覺元素中發現情緒的秘密,並親手設計專屬於自己的情緒卡,打造一個表達心情的創意空間。
課程目標
- 認識和表達情緒:學生能認識並說出基本的情緒,並能用簡單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情緒。
- 學生能夠了解顏色、大小比例、主題物及背景風格等元素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和感受。
- 培養情緒理解與尊重:學生能夠理解並尊重他人對同一張卡片可能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學會同理心和包容心。
教師課後省思
我在備課時,原本擔心三年級孩子對這三十二張圖卡的觀感會僅限於「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但在請兩位學生上台示範解說他們對某卡片的情緒看法時,第一位同學指著左上角第一張卡片說:「我覺得這是『狂喜』,因為車子是紅色的,而且在馬路上開很快!」;第二位學生平時是個對上課內容很有感的時候才會舉手的孩子,他很快的就指著火山圖片說:「我覺得這個是『憤怒』」。從這兩位同學對卡片的清楚詮釋,我感到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感受充足,就可以表現得令人驚豔。另外,我們也發現,同一張卡片在不同同學的口中,可能詮釋成不同的情緒,只要可以清楚說明自己的見解,我們都應該予以尊重。這兩堂課從觀察、示範、小組分享、創作到創作說明,孩子更了解了情緒的多樣性,也體會到從生活中小細節可以感受情緒、創作情緒,自創的情緒卡就是專屬自己心情抒發的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