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色彩與感受

核心概念
  • 理解色彩對情緒的感知影響力
  • 色彩對生活引發的美感體驗
  • 思考色彩生活實踐
美感知能
  • 類似色與對比色的色彩關係
  • 色彩的情緒表達
  • 適當配色的比例運用

課程概說

(一)初探美感思維
以教室中牆壁與物品的色彩配色為賞析範圍,請學生以色票拼貼的方式,在學習單中組合教室色彩的比例,並分析對比色或類似色的色彩搭配。在課堂上探討色彩所帶來的美感感受,並在學習單中書寫自己的分析與發現。

(二)建構與發展美感主題課程
1.以美感電子書中色彩賞析為課程講述架構,輔以校園及潭子街道的色彩配色圖片,分析色彩配色所帶來的主觀意象。
2.接下來實地帶學生到學校新裝修與舊樣式的廁所進行更精確的美感圖文紀錄,每班分六小組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以廁所走道牆面配色、內部心情小語圖卡配色、內部牆面配色、廁所門配色、洗手台配色、入口玄關配色等六項色彩主題,探索各組色票配色所帶來的新發現。

(三)從抽象思考到具體呈現
學生以各組的美感圖文紀錄為主軸,製作提升廁所色彩質感的裝飾小物,例如心情圖卡、壁貼、盆栽…..等。

(四)色彩的可能性
以「色彩的可能性」為主題,呈現校園廁所改造前與改造後的攝影記錄,舉辦小型校內學生圖文紀錄展覽,讓更多師生發現色彩的呈現新風貌。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部分:可發現自己有能力改變色彩在生活當中的影響力,並能思考色彩配置的更多能性。
2. 老師部分:可透過廁所色彩改造計畫發現與實作,並藉此延伸色彩探索課程。
3. 學校部分:透過廁所改造前與改造後的圖文記錄發表,讓更多師生參與發現色彩的可能性,讓學校教學引導能更重視美感教育的重要性。

教師課後省思

張貼所使用的黏膠為何,能否將作品保留下來?維護上需要打掃班級的配合?皆須要進一步思考。

課程規劃
  • 01
    第一堂

    分析色彩主色調與輔助色調的比例關係,對比色或類似色的色彩搭配。

  • 02
    第二堂

    利用美感電子書,分析色彩配色所帶來的主觀意象,並完成主題分組。

  • 03
    第三堂

    實地帶學生到學校新裝修與舊樣式的廁所進行更精確的美感圖文紀錄。

  • 04
    第四堂

    決定以何種方式呈現對比色或類似色的改造計畫。

  • 05
    第五堂

    以可更換並不破壞原有的設計為發想主軸,實際進行色彩改造。

  • 06
    第六堂

    將改造前與改造後以圖文記錄下來。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