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具有美感的構成方式,是有邏輯可依循的…。」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中充滿各種構成的美感,本課程希望透過幾項美感構成組織原則,累積學生構成的眼光,發現生活中構成的美感。透過學習單發現生活中各式的圖樣,並且試著從原形再變化,最後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以拼板畫方式操作並體驗各種構成組織原則,學生也能從這當中互相觀摩分享。
美感預期成果
1. 認知:學生了解「構成」影響美感的呈現。
2. 技能:學生能以構成美的組織原則觀察視覺對象物,增加美感經驗。
3. 情意:學生將體驗到整體性構成的美感,於生活中能有意識的體會構成美的感受。
教師課後省思
1.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專注了解課程整體的規劃內容,第一堂課程進行前臨時決定再設計一張小組共同完成的學習單,學生更於專注學習。
2. 全班分四組,每組必須至少兩位真正了解課程要求的學生,在全班帶出教室小組行動時做「發現生活中紋理學習單」時,可以給予同儕建議。
3. 同學在尋找生活中紋理時,偶有同學會誤以為寫生將事物寫實描繪,在上課前一定要確實說明三步驟:一、利用,二,簡化,三、再造。我們要利用被繪製的事物輪廓,但要再將繁複結構簡化,最後畫的事物要不被直接觀察出來,也就是要再經過一番設計的紋理。
4. 第二張個人學習單「屬於自己的禪繞畫圖樣變體」,要清楚敘述三個要點:一、整形,二、解構重組,三、組合。觀察自己發現的基本「紋理」,找出最適合的變體方式。
5. 最後「目標任務」上課節奏過於緊湊,實際執行後發現某些「目標任務」難以有適當表現,可以刪除。
6. 「禪繞畫」可能不是運用於生活中最恰當的創作形式,但經過第二次計畫修正,讓學生從生活中細節觀察「紋理」,也能在教學過程中受到學生用心創作的感動,學生也能更打開視野觀察、關心生活周遭。
-
01「構成」與美感關係
課程說明結束後,會有小組學習單討論上課內容。學習單除了加深此課程概念,也預先做「發現生活中紋理學習單」圖樣解構小組共同討論學習。
-
02學習單練習
出教室完成「發現生活中紋理學習單」。在事物中抓出輪廓線,利用→簡化→再造。「紋理」力求簡潔,從icso五項基本元素做思考。
-
03三角磚繪製
「變體創作」學習單創作前,先加強變體創作概念再自由創作。畫面中不斷重複「紋理」,善用黑白線條增加對比效果,畫面可有留白、焦點。
-
04構成概念運用
限制時間,各小組在時間內完成「構成美的原則」目標任務,學生必須在一張黑色瓦楞板中練習構成概念運用。
-
05「禪繞拼板佈告欄設計」創作
依照所學「構成美的原則」完成「禪繞畫三角拼板佈告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