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1.色彩面面觀,發現色彩美感多元意象
進行色彩構面解說,將色彩概念中之相同、衝突的色調、色彩符號性與代表性等進行描述,並與日常生活的色彩進行比較。
2.探索並體驗配色的各種面貌
帶領學生進行配色練習,以心情狀態直接剪取色票或色紙,拼貼出一張色彩溫度卡。
3.學生嘗試進行校園色彩搜尋與分析
帶領學生進行校園踏查,取景攝影。以色票作為工具,進行照片的色彩分析與統計並發表對校園色彩的發現。教師以色彩美感概念與學生互動對話,使學生明瞭色彩美感所需的條件與方法。
4.以「色杯杯」實作活動,強化多面向驗證
以小組活動讓學生討論規劃色調意象,請學生比較經思考與討論後所產出的設計型色感,與迎合自身喜好的色彩組合有何區別。
美感預期成果
1.學生透過每節課程對色彩知識的剖析與施做、教師提問紀錄、小組的分組活動討論、個人回饋分享、活動照片等,使學生有更加詳盡的學習歷程記錄與反思。
2.強化色彩美感在生活的重要性,學生能實踐於生活,用之於生活。
3.運用色彩調性的相互關係,辨識出視覺的色彩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本次計畫的課程施作中,加入學生的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整合教學目標的課程導向,更清晰的將學習目標傳達給學生。執行操作時,學生對色彩的選擇與配置,能合活動企劃規劃出合宜的色彩系統,已具備美感中色彩的進階概念;課後修正應增加課程時數,讓學生可以針對色彩進一步的多元面向進行體驗,增強色彩美感素養,貼近生活美感美學。
美感素養的課程學習,需要老師與學生共同合作,由一點一滴的學習階段,進入美感體驗與執行,不以產出學生作品為目標導向的課程規劃,應以如何培養美感視覺眼光與心境導向,期望學生藉由此課程實踐於生活之中。
-
01校園GG色
發現 生活與色彩間的密切關係,整合色彩知識。
-
02色彩大觀園
探索與體驗 色彩視覺的情境學習,透過操作歷程,做中學,體驗美感配色下,色調所營造出的情境感受。
-
03色彩小實驗
嘗試 具體陳述所配置出的色彩意象,釐清用色目的。
-
04色杯杯1
運用與整合 整合色彩構面的學習歷程,讓學生獨當一面,企圖環境色彩校正,達成色彩配色的合宜價值,使學生日後對生活的色彩配置,能更具備美感素養。
-
05色杯杯2
承接上一堂課。
-
06色杯杯新品發表
再次驗證 判斷所發現的色彩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統整色彩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