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南島文化拼盤

核心概念
  • 合宜的生活美感。
  • 單一構面能力。
  • 『色彩』『質感』在民族文化呈現的樣貌。
  • 多種構面在生活層面產生的影響。
  • 學習多元文化元素的內化,可以提升生活的美感。
美感知能
  • 在多元民族中,了解文化色彩的差異性。
  • 在不同的民族食材裡,體驗質感的多重組成。
  • 從簡易幾何的編織,體驗畫面構成的融合性。
  • 以民族色彩、不同材質的立面創作,感受傳統與創新可以融合在生活美感中。
  • 在日常生活及文化層面裡,可以辨別美感構面的存在。

課程概說

『南島文化拼盤』,臺灣是南島文化發展的重要中心,臺東本身城市人口結構,是多元民族組成,因此,我希望能在以南島文化為主體分展,將美感教育KIT(色彩、質感)為課程發展架構,讓學生不但可以感受美感構面,且更了解南島文化的意涵,成為一個真正的尊重且了解多元民族美感共存的公民。

美感預期成果

1.對生活中接觸的多元文化,能有更多一層的認識。

2.認識民族色彩、工藝,了解文化形成的元素。

3.選擇不同文化色彩的嘗試,對生活層面會有不同的刺激,增加生活的異國情調。

4.對新的文化接觸,能從基本的美感構面去認識,成為具有美感素養的人。

 

教師課後省思

1.一堂與文化交集的美感課,如果有跟其文化背景的專業講師,在講師故事性的分享中,學生更能對與自己母文化不同的民族在短時間內認識。

2.課前的色階練習,對學生在拆色上有很大的幫助,基礎編織的結構,也是必要的,這樣在後續的毛線編織上,學生會很快地進狀況。

3.拆色練習時,可以先以電腦色塊操作,學學文創的色彩網頁教學是不錯的線上工具,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進入紙本色票製作。

4.美術館參觀時,可以讓孩子先以簡易照相紀錄,不需帶正式學習單,否則孩子會為了完成學習單,就沒有真的看完作品,就會失去當時要他們當評鑑家,選出心中金、銀、銅獎的意義。

5.以小組完成作品的課程,小組的搭配、合作、溝通會是一個重要的學習,孩子們過程中有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的同學,還有性情比較不穩的,因為課堂有剪刀,所以,老師要特別留意每個小組的互動,同時,要適時的協助溝通,讓作品是真的小組完成,而非特定個人。

6.品嚐各種食材時,學生容易一口接一口,就會忘了要細細感受,每種食材在口中的滋味,所以需要提醒帶學生,細細咀,同時,設計好學習單,從食物的外觀、色彩,道入口後的感覺、氣味,一一紀錄。

 

 

 

課程規劃
  • 01
    南島『聚』拼盤 (色彩)

    南島文化起源認識

  • 02
    南島生活體感go go go(色彩、質感、構成)

    臺灣南島民族的色彩認識比較

  • 03
    傳統與現代的民族瘋

    民族色彩織起來

張燕琪
未來學校財團法人臺東縣育仁高級中學 教師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