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在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中,處處都跟美有相關。藉由美感教育的課程中,希望能達到淺移默化,察覺和增加自我在生活中的美感經驗。第一堂課"美"跟"感"的聯想,讓學生自由發揮看到"美"字想到的詞彙,和"字"想到的詞匯,再引導學生"美感"的意義。第二堂課觀察生活環境中的建築、招牌色彩,和對比國外的環境色彩,帶出這次美感課程主要的構面--色彩。第三堂課介紹食物擺盤的主題,先使用相同的食物的照片,用軟體改變照片中盤子和桌巾顏色,讓學生察覺食物色彩和擺盤色彩間的關係。觀察各種食物的質感和擺盤餐具間的位置和色彩構成,讓學生發覺食物有擺盤裝飾和沒有擺盤裝飾之間的差異性。第四堂課介紹此次課堂上擺盤藝術使用的食物色彩和會使用到的各種盤子、刀叉等餐具,操作體驗食物的擺盤藝術,發覺人們的第一認知活動來源於視覺,美食的視覺形象除了造成人們對於美食的第一印象,甚至也會影響人們對於美食的評價。第五堂和第六堂課,讓學生分組討論和設計美食的擺盤,並且攝影後製作成各班的美食菜單。
美感預期成果
1 . 發現「美」存在於各種生活之中
2 . 美感經驗可從生活中培養和觀察
3 . 能認知美感操作可在生活中各處實行
教師課後省思
在面對新生時候,需要重新上色彩學的相關課程,因此整個計畫內容,實施時間是超過六堂課,另外高年級學生對於色彩學的課程也有所遺忘,因此也一併幫忙學生複習之前色彩學的內容。另外攝影課程多數的學生幾乎是第一次接觸,所以在課程時間上也略花了許多時間教導,但是多數學生對於攝影課程很感興趣,也樂於使用相機拍攝擺盤照片。而未來對於相關美學課程的教學規劃,傾向於能讓學生在課程上實際操作的課程。
而學生語言回饋部分,大都認為攝影課程很活潑,因偏鄉地區,頗多學生第一次拿到數位單眼相機,相當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對於攝影課程學生也皆能感覺能實用於生活之中。而色彩規劃部分,多數學生皆能運用相近色來搭配餐具和桌巾,對於使用對比色則較少。
-
01「發現生活中的美」--美感經驗的發現
1. 讓學生自由聯想看到”美”字和”感”字產生詞彙。 2. 美感對於生活的重要性。 3. 以圖片觀察食衣住行中的美和不美。
-
02「生活中的色彩」--生活環境中色彩感知的重要性
1. 觀察生活環境中的建築、招牌色彩。 2. 對比國外的招牌顏色、環境建築色彩。 3. 講解色彩對於生活感知的重要性。
-
03「甜在你心」--甜點色彩變化搭配產生的各種感官認知
1. 介紹此次的食物為小甜點。 2. 觀察各種圖片小甜點的色彩。 3. 介紹課程上會使用到的各式器皿、桌巾的顏色。 4. 觀察各種圖片上器皿、桌巾的色彩搭配,並且在學生觀察相同的食物,器皿、桌巾變化顏色後,讓觀者產生的感覺有何變化。
-
04「美食或霉食?」--色彩和諧的要素和排列
1. 事先拍攝此次甜點和運用不同擺盤方式的照片,課堂上讓學生討論產生的印象性。 2.\t 教師現場和學生討論,並示範甜點和器皿之間的各種擺盤藝術。 3. 提醒拍攝照片的角度和光線可能影響視覺認識的感受。
-
05「食胃大開」--實際操作食物擺盤
1. 各組討論,並進行擺盤藝術的實際操作。 2. 引導各組觀察擺盤後產生的可能差異性 3. 協助拍攝各組擺盤藝術照片。
-
06「我的甜蜜食堂」--介紹各組擺盤藝術和製作甜點小菜單
1. 觀看各組擺盤後的照片,並進行討論。 2. 把各組照片貼於小冊子上,每組運用簡單文字介紹自己的擺盤食物,每班製作一本甜點小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