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Yan(漾) 色彩

核心概念
  • 體會色彩連結彼此記憶的能力
  • 感受心中的色彩在主題中代表的意涵
  • 理解色調變化如何反映情感與記憶
美感知能
  • 記憶中的色彩意象代表的意義
  • 色調的改變傳達出自己感知的變化
  • 對他人作品的理解來自相同的生活圈

課程概說

生活中充滿了記憶與感想,本課程企圖透過色彩演繹出學生在學校的生活色彩樣貌。課程將引導學生實際的訪查他們校園生活周遭的色彩,並能調出校園的專屬色票,希望藉此內化學生心中的色彩美感。
藉由訪查校園,與學生討論出最具代表的校園色彩,每位學生選定五個地點作為主題,並展開練習。在「美感的調色盤」階段,學生需調出關於地點的五個記憶色彩, 並簡單形容自己對於這些色彩的感覺;在「變奏的調色盤」階段,學生需在選定的地點加入形容詞,以做為色調改變的方向。
課程後段,藉由學生相互分享作品的過程,讓學生猜想對方用色彩描述的地點為何, 增強彼此心中的校園色彩意象。

美感預期成果

本課程參考自澎湖縣立西嶼國中林雪倩老師(現任教於台北市立明湖國中)「澎湖˙記憶是最美的色彩」課程。

學生將學習到校園色彩的美感,在調色的過程中,反映出記憶裡的景點色彩,完成富有人文溫度的色票。

教師課後省思

1.其實要把別人的教案轉化為自己適用,還需要一段消化。

2.這是第一次把美術的色彩教學轉化為美感色彩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思索改進,所以每個班上的方式都不太一樣。

3.色彩的探索無止盡,只要學會觀察環境,打開感受的心,學生在色彩的表現力是與天俱來的,不須太多的指導,他們可以給你滿滿的想像回饋,但必須回到實際的生活應用上,合不合宜,適不適用,才是美感的目標。

4.如果還有時間,會把他們設計的校徽剪下來,實際貼到書包上,票選最好看的校徽設計。

5.學生將學習到校園色彩的美感,反映出記憶裡的景點色彩,完成富有人文溫度自我色彩的校徽。

課程規劃
  • 01
    「校園色彩引導階段」

    藉由107-1的色彩課程引導學生思考色彩的可能性,請學生思考生活中色彩的重要性, 向學生提問:「代表校園的顏色為何?」並追問其原因。觀察學生記憶中對於校園色彩意象的敏銳度。讓學生蒐尋教室環境色與學校生活記憶與感覺的顏色。

  • 02
    「校園色彩訪查」

    讓學生到校園中蒐集、查訪,用色票尋找到該地的顏色並記錄下時間與顏色配方。並上台分組報告他們的觀察結果。

  • 03
    「配色方法大挑戰」

    老師引導出兩種配色方法─對比與類似,學生練習配色法。

  • 04
    「變奏的調色盤階段」

    以陽明國中的校徽為發想,融合學生自己的想像、感覺、配色方法原理,還有前兩堂蒐集的校園色彩,設計出自己的校徽。

  • 05
    「屬於自己的獨特校徽」

    實際用色票做出自己設計的校徽。

  • 06
    「美感色票總結階段」

    教師帶領學生討論這些獨一無二的校徽。

邱于欣
高雄市立陽明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高雄市立陽明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