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質感‧有感

核心概念
  • 何謂質感
  • 質感的美
  • 具美感的質感運用

課程概說

質感(texture)指的是對象物(包含形象或物品)的表面性質,可經由觸摸或視覺經驗的聯想而感受到。生活中的各式物品都有質感,讓學生發現質感的運用。從美感電子書做出發,讓學生由大量圖片觀察質感的應用,關於質感意象的啟蒙教育,首先放在引領學生認識「質感」的概念,開啟一扇體驗質感之美的門;其次是引領學生理解不同質感給人的感受,實際觸摸不同物件的質感並且能敘述出質感的印象;最後讓學生欣賞具有質感意象的作品並且運用紙黏土壓印出質感,在自製質感的過程中透過雙手的製作再次感受質感的運用及質感對物件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具美感的質感意象是上述經驗聯繫了對象物在心理的記憶,或配合是否合宜。

美感預期成果

能將質感材料進行分類分析。了解生活周遭質感的種類運用,發覺質感的美,並將質感所呈現的質感意象產生連結與共鳴。市面多呈現制式的花紋、質感效果,希望孩子能將蒐集到的質感,去除顏色的干擾,選擇適合的質感拓印或仿作質感,製作成杯墊,目標能搭配適宜的杯子。

 

教師課後省思

  1. 六堂課對需要探索及觀察並且操作仍有些不夠。
  2. 質感的分析與感受非常不易,對於不同世代的老師與同學。
  3. 質感的再製受限於材料的使用
課程規劃
  • 01
    發現

    美感電子書(質感01)介紹,及引導。

  • 02
    任務(一)

    校園依各區分組,先說出校園各區的使用狀況,並請學生先至校園找找各區的質感分布並記錄下來。

  • 03
    拓印

    依上禮拜的質感分布進行實地拓印蒐集。自然物的質感拓印並標明所呈現的意象及相對應的感受。

  • 04
    任務(二)

    給予不同質感的杯子,請製作搭配適宜的質感杯墊,紙黏土拓印(固定顏色),依照先前校園質感蒐集的資料庫,找出適合的質感來搭配所給予杯子。

  • 05
    任務(三)

    杯墊質感的製作分享,說明選擇質感搭配的原因,以及如何製作的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