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人從自然而來,都市化後卻與自然逐漸脫節。課程從人與自然的關係開始探索,引導學生漫步校園出發,觀察校園裡大自然的元素與人為環境的對比。接著藉由水墨山水畫、中國文人園林藝術……等介紹東方人的美學與自然觀。再藉由盆景藝術將自然濃縮在方寸之間以進入生活。這盆栽把自然的切片帶入自己的日常。是現代都會人與自然連結的窗口,透過它模擬了一小片自然的元素,啟動人類最深層的原始記憶。以野草盆栽切入實作除了無須購買園藝植物外,也讓學生重新思考何謂園藝植物,探討美是甚麼,為何某些植物會被人類特別選擇作為裝飾欣賞用。最後將盆栽布置在教室、校園、公共空間或自己的生活環境,再用相機記錄下來後發表討論,課程結束後需持續照顧植物,建立學生和自然緊密的連結關係。
美感預期成果
- 「哇!野草也能當盆栽。」培養直觀欣賞萬物的態度。
- 能選擇合宜的盆器造型與植物搭配。
- 能在適當的空間擺放合宜的植物。
- 能分辨理解自然美與人工美、自然色彩與人工色彩的異同。
- 培養自信的審美判斷與獨立的美感品味。
教師課後省思
- 野草插花操作簡單,插花素材取得容易且無須花費,學生大都能專注參與課程,每個人都很有成就感,未來可單獨抽出來操作讓課程更深入。
- 學生報告野草盆栽照顧過程的狀況連連卻也趣味橫生,野草容易取得不怕種死,不失為入門園藝的最佳植栽藉以累積經驗。無論照顧的好與壞,都是和自然互動的一個過程,並在其中和自然取得一點點的連結。
- 紙盆套在澆水時易沾溼弄髒甚至破損,後來想出改良進階的0版盆套,利用回收飲料紙盒包覆美術紙製作,成品可適度防水且質感高雅,讓廢物DIY也可以有精緻感。已在本計畫之後的課程中引導學生製作,使作品更能在實際生活中使用,未來也將試著融入相關課程中。
課程規劃
-
01校園裡的自然
教師以PPT講述人與自然的關係,介紹本校地理環境特色。帶同學至校園實地踏查,學生課後透過學習單表達自己對校園的觀點。
-
02文人園林的構成
教師由水墨的山水畫切入介紹東方人的自然觀, 再介紹文人園林的構成美學與造園基本概念、最後帶學生至校園觀察。
-
03野草插花
從水墨折枝花卉引導學生認識、欣賞插花之美,簡介插花基本構成概念,帶學生至校園採集野草製作插花小品。
-
04野草採集與種植
教師講解小品盆栽、組合盆栽之美,介紹野草盆栽造景藝術的特色,簡介採集與種植方法,帶領學生至校園採集,選取3~5種野草組成一個盆栽。
-
05盆栽與空間
將盆栽擺放於教室適合的位置,調整盆栽與環境的關係用相機記錄下來,並利用課餘將盆栽置於居家或公共空間以相機記錄。
-
06作品發表賞析
學生利用課餘將攝影作品整理,於上課中透過投影片發表創作理念,並與師生相互討論分享,最後由教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