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課程為石碇高中跨領域校本課程「茶風創藝」中的一部分,石碇自古即是重要的茶葉產區,擁有豐富的茶文化資源,校園內有製茶機具及茶藝教室,亦有熱情的社區及從業家長支持課程發展。這門課的重要主軸為將冷硬的「知識」轉化成有溫度的「故事」,同學們從不同思考工具的使用開始,結合茶、文學、資訊及藝術,使學生有更寬廣的視野,了解生活處處都有人文與藝術,更可以訓練自己的觀察力、思辨力、思考力及創造力。
美感部分是討論質感構面,藉由各種茶葉的觀察、沖泡及品茗認識質感,以器引茶的概念讓學生細微區辨不同質感所帶來的感受、對質感與功能的關係有意識,理解質感的象徵,進而能選擇符應各茶種特性的紙材做後續利用。學期後段美術相關的課程亦包含茶的包裝設計以及期末茶品牌發表會的呈現。
美感預期成果
從在地文化出發,帶著學生從生活中的物件體驗質感之美,使學生能覺知到質感能影響每個日常細節,開始留心生活環境中的質感之美,並強化學生對在地的情感連結。藉由質感意象與機能的思考,小組不斷討論激盪後逐步建立判斷體系,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經營美感的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本學期將美感構面融入校本課程為初次嘗試,根據學習者調查,並不會因為融入其他課程而影響對基本構面學習的效果,反而能在課程中運用學習到的構面知能,在實際操作中落實,未來也許能將更多的基本構面試探融入校本課程或其他跨領域課程中。
-
01茶文化歷史、在地茶分析踏查、茶種介紹、製茶流程。
將茶海中的茶湯分別盛裝到適合的品茗杯中,聞香、品茗並紀錄。
-
02能理解質感與功能的關係,即以器引茶的概念。
分析瓷杯和陶杯的材質特性,歸納適合盛裝的茶種。
-
03能區分質感具體及抽象象徵。
用牛皮紙再現不同茶種的表面質感,描述及觀察,將質感的感受轉換成文字,並描寫其抽象象徵,對照回相應的茶具是否與茶種相稱。
-
04能搭配質感感受相符的異材質。
將紙樣與上週的茶種配對,從各種紙樣中找到符合各茶種個性的紙,將符合質感感受的紙材與茶葉配對。
-
05
觀察茶葉轉化成圖像,完成識茶圖,搭配文案、各群分析做出符合調性的茶葉包裝設計,期末品牌發表會中的視覺呈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