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次課程以《小鎮色彩巡禮地圖》為主題,發展出色彩構面的美感課程。課程當中,以既有的地圖樣式為基礎,透過循序漸進的討論和嘗試,讓學生從中發現色彩豐富的多樣性以及學習到不同顏色中帶有的象徵性,嘗試透過類似色、對比色、互補色、前進色、後退色等等的組合,搭配出家鄉意象的色彩組合。
美感預期成果
以情境式的主題,透過六堂課中的階段步驟及提問反思,循序漸進的引導中,讓學生從原本簡單玩色彩組合,到最後能考量到情境主題而搭配出符合心中家鄉意象之色彩地圖。透過嘗試篇,讓學生嘗試在有限的色票中進行搭配;透過小鎮巡禮篇,讓學生透過實地訪查,真實發現生活環境中的色彩;透過色彩意象篇,讓學生更進一步知道色彩搭配的奧祕;透過探索篇,實際的嘗試地圖的配色。最後以分享篇,看見並學習其它各組的優點。
教師課後省思
在教學過程當中發現,原本第五節在學習單中小格子練習的色彩搭配,在之後第六節的電腦版色彩地圖中因為區域面積大小不同之關係,使原本配好的顏色變得不太適用。以至於在電腦選色配色的時間上,必須加長探索時間讓大多數組別可以調整。在經過一次的課程實施後,考慮在未來的教學中加強發現篇-色彩意象篇課程中的色彩搭配練習操作,幫助學生能將色彩實察中所找的色票與後來的電腦地圖配色練習結合。
-
01一、教室尋寶 二、地圖中的色彩
教師事先製作一張沒有文字輔佐的教室地圖,並將一個小物件藏在教室其中一處,讓學生依照地圖找到指定物品,接著尋問學生如何判斷地圖上的圖示知道對應位置。接著進入主題,用十分鐘的時間介紹各式各樣的地圖。最後請學生觀察教室環境,然後為地圖上色。最後將各組所畫的地圖,隨機分發到其他班討論,同樣的圖,給人什麼樣不同的感覺,總結小組討論帶出色彩對於視覺的影響。
-
02一、小鎮意象討論 二、色彩組合練習
承上一節課,課程首先讓大家思考對於家鄉-草屯(舊名草鞋墩)的意象是什麼,有什麼特色,代表這些特色的顏色是什麼?接著讓大家挑選符合家鄉特色之色票並分享自己選擇的原因,最後讓大家用拿到的色票去搭配,嘗試做出一組配色,從中教師不斷拋出問題,如:這個特色用什麼顏色呈現比較適合呢?這些顏色組在一起符合這樣(例:溫暖、熱鬧..)的意象嗎?用問題幫助學生思考,課程後半段帶出課程主題《小鎮色彩巡禮地圖》,預告之後課程內容,並介紹相關色彩收集輔佐工具,如色票、相關之色彩app。
-
03小鎮色彩巡禮
以校園周邊作為小鎮巡禮重點,帶領學生認識家鄉的商業區、行政區、農年、住宅區色彩....,整理出各組印象中的小鎮色彩,作為之後《小鎮色彩巡禮地圖》的基礎材料。
-
04一、色彩意象討論 二、色彩搭配奧祕
各組準備收集好的小鎮色彩,先嘗試做簡單的搭配。在各組互相觀察後,寫下觀察心得並回饋給彼此。接著教師分享色彩搭配中的相近色、對比色、互補色、前進色、後退色等概念。讓學生再次審視,發現原本色彩配色中的一些奧祕原理,加以調整。
-
05《小鎮色彩巡禮地圖》
課程後端進到《小鎮色彩巡禮地圖》的色彩實驗中,以先前校外巡禮所得到的小鎮色票,利用簡易的CMYK四色混色、用繪畫的方式,將顏色呈現在地圖模板當中。過程當中,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思考,如:你覺得怎樣搭配會看起來更吸引人、引人注意呢?顏色應該如何搭配,以至於能夠在地圖上看出每種地區的不同?
-
06相互觀摩,分享與回饋
本節課作為小鎮色彩巡禮的最後一站,以分享和回饋的方式促進同學間的互惠討論。讓學生分組討論各組所繪製之《小鎮色彩巡禮地圖》,分析地圖當中色彩搭配的美感要素、色彩意象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