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校園青春色彩

核心概念
  • 以固定的比例造型,藉由基本的相似色、對比色調配色練習,讓學生更有感的應用於生活中。
  • 根據校園活動與學習型態,以及自己的美感喜好,讓學生決定並設計自身的制服配色。更進一步思考,如何讓制服色彩與校園環境做一「適切」、「良好」的搭配。
美感知能
  • 延續上學期色票的使用,本學期進階帶入「有意識」和「有目的」的配色。先以「旋轉彩色積木」製作出基本而不同比例款式的色塊積木,依據教師指定的情境題目進行配色練習。
  • 利用透明片製作制服配色樣本,並請同學實際透過比對與觀察,比較各種膚色與制服色彩搭配後的效果。
  • 透過色彩網站的搜尋,尋找更多的配色靈感。

課程概說

以「色彩」為構面、「校園制服」為題,進行色彩的配色研究。延續上學期校園環境色彩探索,將校園環境色建構為學生的色彩靈感資料庫,此次課程將進階至配色的課題探討。 課程分三階段,第一階段先以「彩色旋轉積木」為暖身活動,在固定各種色塊比例的條件下,輔以各種條件引起學生思考,並學習如何以相似色、對比色等做配色練習。 第二階段導入校園制服的色彩觀察,輔以其他校園制服、知名服裝設計師作品等進行討論,接著以色票比對膚色,引導學生思考膚色與服裝色彩的搭配合宜度,並透過網路的色彩搭配網站拓展學生配色的靈感。 第三階段則進入正式的制服色彩搭配,在限縮外型的條件下讓學生專注於配色上,成品將以壓克力彩繪於透明片上,並以此進行互相的色彩比對,更進一步進行第二次的色彩添加活動。

美感預期成果

1. 以日常「制服」服裝色彩出發,促發學生針對制式文化體制下的美感思考,並思考穿著「制服」的意義及其中的色彩影響。
2. 校園制服通常選用2~4種單純色彩作為搭配,在制服配色活動中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請學生針對上身與下身分別選用一種色彩,在固定的比例與外型下,觀察兩種色彩的交互作用,並在第二階段根據學生自身的目的與目標,再選用另一種色彩最為點綴與裝飾,再次觀察加入第三種顏色所產生的視覺效果。藉由遞次的加入色彩搭配過程,希望讓學生了解配色除了感性與直覺外,亦兼具實驗、科學。
3. 除了校園制服色彩,延伸應用至日常生活的服裝色彩搭配上。

教師課後省思

(一)配色的靈感來源 綜觀學生的制服色彩搭配,雖能觀察到多了明度、彩度上的調整,但在色相色彩的選擇上則較少變化。未來若再次執行教案,希望學生能從生活中直接尋找相關的色彩搭配(如雜誌、家具等等)作為參考。

(二)課程結構調整:旋轉積木配色、膚色觀察的連結
課程結構上可調整成依序為膚色觀察、配色調查、旋轉積木配色三步驟的順序,讓學生在搭配色彩上能更有方向性的進行色彩搭配。

(三)制服色彩與環境的適切性和實用性 配色過程中,發現學生會有些天馬行空的想像,因此在配色前需更明確的導引此為校服的設計,並且需考量到這些色彩會大量出現於學習環境中。

(四)性別議題的思考:僵化的性別色彩與男女的服裝樣式 在進行配色的調色實作時,只以固定化的褲裝和裙裝的制服樣式請學生自由選取,並說明需與成品合照。預想中女生對於服裝的選擇相較男生是較為多元彈性的,但過程裡卻發現男學生選擇裙裝的比例和女學生選擇褲裝比例持平。觀察與詢問後,女生並不排斥穿褲裝,但似乎框限在「女生制服應穿著裙子」的既有現象中,男生選擇裙裝則不外乎是「有趣、新鮮」,但有些人卻又會再思考過後回頭選擇褲裝,原因是覺得有趣卻沒有勇氣嘗試。 藉由這個發現,開啟和學生對於服裝性別意識的對話,以文華高中「中性色」校服和樣式的自由選擇事件作為切入點,除了討論色彩中的性別意識現象之外,也試著和學生同理擁有不同性別意識底下所欲表現的穿著方式,甚至是利用色彩打造出性別平等的環境。

(五)色塊比例的重要性
在設計教案時,希望學生能夠更仔細或是更有目的性的去使用色彩,因此做
了兩梯次的配色步驟:第一階是兩色搭配,而且填色於固定的「造型」中;第二階則是將選擇的第三色,著色於博士膜上進行剪貼,此舉有兩個目的:一是學生可將之當成有色的貼紙,自由的進行造型設計,也可以順暢的拿著色塊移動,尋找適合的位置黏貼;另一則是學生可交換色貼紙,在創作中多一分交流的趣味性。

課程規劃
  • 01
    翻轉色彩密碼

    利用固定造形與比例的彩色旋轉積木,依照教師所指定的情境搭配顏色,並記錄配色成果。

  • 02
    服裝色彩解密

    1. 欣賞國內外的校園制服、各行業制服及設計師服裝設計,探討其中色彩的差異,並導入服裝色彩與膚色的關係,將上週的配色成果與膚色做一比較。 2. 以色票尋找膚色並分析其色相和冷/暖色調。 3. 討論制服本身的意義與色彩的重要性。

  • 03
    制服設計師I

    將本校制服樣式墊於透明片下描繪外型,以壓克力將自身搭配的配色著色於透明片上。

  • 04
    制服色彩比一比

    將全班的制服配色樣板展示,並讓同學手持壓克力片實際互相比對,觀察服裝色彩與膚色間、環境間的搭配關係。

  • 05
    制服設計師II

    以自身設計的制服配色為主,讓學生思考將制服依照自己的想法加上裝飾。本節將再次帶入相似色與對比色概念,請學生在博士膜上進行單一色彩、統一固定色塊比例上色,並將此色塊自行剪貼成所欲裝飾的衣飾貼於壓克力片上。

  • 06
    制服伸展台

    1. 展示全班同學作品,並投票與討論。 2. 拍照並放置於網路進行展示。

李奕萱
曾為 臺中市立順天國民中學 教師現職 臺北市立麗山高級中學 教師

任教於臺北市立麗山高級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