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如果我是餐廳老闆!!--店面.景觀.招牌再改造

核心概念
  • 呈現合宜的生活美感。
  • 建構色彩、構成的構面能力。
  • 透過構成與比例的訓練,可以讓學生瞭解物件替換與組合的可能性,搭配色彩元素的要件,呈現合宜之視覺美感。

課程概述

讓學生以「餐廳老闆」的角色,對學校附近餐館的環境先做觀察,自己自由選擇一家店,進行改造,可參酌其招牌設計、店外景觀的擺設、經營的項目、室內外的環境色彩、空間的合宜性,其中的二或三個選項為主軸,提出環境再造計畫。
角色設定--如果老闆換「你」做? 讓學生針對餐廳的風格與外觀,去了解並改造餐廳的視覺元素,來培養學生對環境色彩和總體構成的生活美感體驗。
表現任務:利用電腦合成、物件替換或是景物拼貼的手法,做店面的整體改造,學生可以配合其店的風格做招牌及景觀設計。

美感預期成果

期盼學生藉由課程,能夠人人成為生活美學家,透過實際的資料收集、店面的重新設計規劃、物件或對象的再造,運用色彩與構成之美,去發現深藏在日常生活中周遭的事物,其美好的一面。

除了讓學生瞭解景觀再造的功能性外,還需要讓他們知道一些具備美感的設計方法,透過學生實作的過程,讓孩子體驗一間店面,從開始的構思、取材、改造、設計到完成,一系列的體驗過程,能讓他們去思考一件事可以從多方面向去探究,當以後遇到自己要開店時,能有初步的經驗值。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能經由社區踏查、分組討論、選定改造對象、規劃設計圖、選取適當的建材、完成店面與招牌的模型,作品很令人驚艷,期盼學生能藉由課程人人都成為生活美學家,透過實際的資料收集、店面的重新設計規劃、物件或對象的再造,運用色彩與構成之美,去發現深藏在日常生活中周遭的事物,其美好的一面。

 

除了讓學生瞭解景觀再造的功能性外,還需要讓他們知道一些具備美感的設計方法,透過學生實作的過程,讓孩子體驗一間店面,從開始的構思、取材、改造、設計到完成,一系列的體驗過程,能讓他們去思考一件事可以從多方面向去探究,當以後遇到自己要開店時,能有初步的經驗值。

課程規劃
  • 01
    招牌變!變!變!

    比較、歸納、再創造。(進行招牌的文字與色彩比例重組)

  • 02
    構成&比例

    構成-組成與主從關係;比例-空間氛圍。

  • 03
    餐館分析

    分析其環境佈置、招牌樣式、色彩組成。

  • 04
    繪製改造圖

    繪製草圖-招牌、景觀、周遭環境等

  • 05
    景觀編排

    利用電腦合成或是物件的拼貼,做店面景觀重組

  • 06
    街道色彩

    舊店面與新店面的環境色彩分析與比較。

張素菁
桃園市立楊明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 桃園市立楊明國中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