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1. 以本校主色紅色規劃此課程,從探索、理解色彩的系統性、分析對話關係,進而引導致校園周遭的環境色彩搭配。
2. 透過實例取樣校園環境紅,在感受色彩美感後,分享小組觀察環境色彩的心得,在同儕彼此互相提供意見後,省思自己心中喜歡的紅並且與大家分享看到這顏色的心理感受。
3. 由實際操作調色的練習,感受色彩因色彩比例不同而產生出的顏色再利用美的形式原理的秩序、律動......等等方式排列,製作出紅色系風車。
美感預期成果
- 學生透過每節課程對色彩知識了解、教師提問紀錄、小組的分組活動討論、回饋分享、活動照片等,使學生增加學習歷程記錄與反思能力。
- 強化色彩美感在生活的重要性。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透過課程尋找校園主色(紅色系),並且了解各種文化上紅色的代表性,使學生對色彩有感覺,在探討色彩課程中,學生尋找校園紅色系物品,在說明上較無法細說出哪種紅,所以在說明上加入固有色說明,使學生聽到豬肝紅能增加想像是哪種顏色。
在調色過程中也發現學生對於部分學生對顏色敏銳度較不佳,會認為調出來都一樣,或是要差距很大才有感覺,所以透過放置物品上來呈現是否有差異。
課程規劃
-
01觀察-以校園中不同的紅色
以教室中發想有關顏色的注意事項,並發表觀察校園中所有紅色。
-
02認識-不同的色彩及文化
引導思考顏色中的不同意涵,討論紅色的變化和文化,並檢視校園的紅色系
-
03分析歸納RGB、CMYK
利用手機程式來分析環境中的顏色、並分析所有顏色的數據編碼
-
04選擇及製作-最愛紅色系、製作色板
說明調色技巧並調出自己的紅色
-
05分享-引導顏色的心理影響
將自己所調的顏色依照上淺下深進行排列,說明心理感受
-
06美的形式來進行排列
利用顏色排列、增加趣味性圖案,將每個人色片加工製作成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