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框」出一面美感牆:構成的美感

核心概念
  • 從版型設計到各類平面作品分析對稱、平衡、格線、主從關係的意義。
  • 運用模矩概念將平面作品分割、重組與再構圖,學習空間配置與適切比例關係。

課程概述

此課程帶領學生應用「構成」的美感構面,穿插「質感」的融入,與「比例」間的視覺平衡關係。構成(構圖)技巧在視覺設計中是基本觀念,在攝影繪畫中是入門或專業皆可運用的手法。上學期執行美感活動「看不見的質感」時,學生學習操作手邊攝影工具。雖然課堂中介紹了基本攝影概念,但實際開始進行時,發現部分學生對手機中攝影操作的熟悉度,還有構圖、光線等敏銳度不足,影響拍攝成果的視覺表現。因此想要運用「構成」美感的建立繼續在此部分改進。

美感預期成果

  1. 藉由分析版面設計中的組織與構圖方式,了解格線對於空間的規劃整理作用。
  2. 學習構圖原理,並能運用於攝影、拼貼等視覺創作活動中。
  3. 縮放、裁切、旋轉圖片後,運用方框建立模矩概念,學習規畫各種視覺元素內容。
  4. 於牆面佈局作品至適切之美感;學習測量空間的比例關係,並運用模矩元素排列組合。

教師課後省思

  1. 減少原計畫中關於比例與測量的部分,將原本較為精確的正方形作品改為以圖畫紙開數為主的矩形構成。
  2. 原本預算直接購買畫框,但因牆壁使用藍汀膠黏貼,怕無法承重,因此改為飛機木。
  3. 教案中加入了蒙德里安的構成系列作品介紹,而飛機木的易於裁切,適合作出不同尺寸的空間分割,剛好能呼應學生想要變化的空間佈局。
  4. 考量時間安排與教學實際效能,改為以相鄰的兩個面為主的展示。
課程規劃
  • 01
    第一單元

    從城市規劃的概念討論到雜誌/報紙版型設計中的構圖方式。

  • 02
    第二單元

    運用畫框的視覺引導來改變牆面灰暗的空間,根據校園美感落的主題拍攝照片。

  • 03
    第三單元

    設定版型排列方式

  • 04
    第四單元

    用PhotoScaspe,運用攝影作品與圖片蒐集,學生學習操作圖片縮放、裁切與各種版型的變化

  • 05
    第五單元

    將圖片作品印出適當大小,裁切並裱入大小相同之方框。

  • 06
    第六單元

    依據適當的規劃之後,將完成之作品裝上牆面,拍下美化之牆面結果,比較改造前後的差別,由學習單討論改造是否成功。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