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青「衣」色

核心概念
  • 發現色彩對心理層面的影響
  • 嘗試對比色和類似色的運用
  • 加入排灣族特殊的織紋裝飾特色
  • 讓大武的孩子了解排灣族的色彩文化
美感知能
  • 從排灣族傳統服飾中分析美感構面
  • 排灣族傳統服飾color code的認識與整理
  • 瞭解傳統服飾的配色原理
  • 運用Adobe Capture APP分析服裝色,發現色彩的象徵性及文化代表性
  • 開放設計新式排灣族傳統服飾,文化與創新的服裝融合技術

課程概說

大武國中是排灣族重點學校,不僅校內積極推動排灣族舞蹈及歌唱社團,在視覺藝術方面也希望融入排灣族的傳統文化,本次以具有排灣族特色的「族服」元素做為學習動機,並加入傳統服飾的color code的認識和整理,讓大武的孩子了解排灣族的色彩文化,探索排灣族在傳統服裝的色彩運用,透過不同部落服飾間的色彩搭配,學習配色在衣飾上的設計原理,課程目標以「色彩」為學習主軸,並完成新舊融合的服裝設計。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認識色彩是重要的視覺元素。
  2. 學生能體會色彩與文化之間的象徵性。
  3. 學生能用APP分析景象中的色彩搭配。
  4. 學生對排灣族傳統服飾的顏色color code有基本的認識與配色原理。
  5. 學生能設計具有排灣族特色的服飾,並縫製出具有美感的「色塊比例拼布」。
  6. 學生討論並分享製作排灣族特色拼布的美感構面分析。

教師課後省思

1.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A問題:資訊設備及網路在偏鄉教育上的困難。

本校在無線網路的建置上仍需加強,但教師堅持保留科技色票的色彩分析內容,是因為相較傳統色票,學生將來對於科技色票的運用能更廣泛。

B對策:請學生分組並請同學分享網路。

請班級中自有網路的同學分享熱點,並分組連網(每組至少一個熱點),課程的連貫性就會順暢很多。

 

課程規劃
  • 01
    第一堂

    請學生從家裡帶來vuvu的生活工藝小物件,透過分析物件的配色,引導學生去了解編織、雕刻、刺繡…等排灣族工藝中色彩的美感。

  • 02
    第二堂

    利用Adobe Capture APP 分析排灣族傳統服裝 的color code,並介紹排灣族的色彩文化。

  • 03
    第三堂

    分析排灣族各式服裝的色彩配色比例, 並設計出具有排灣族語彙的「色塊比例拼布」。

  • 04
    第四堂

    學生用自己設計的排灣族語彙「色塊比例拼布」, 接軌現代日常生活,設計班服或吊飾等生活小物。

  • 05
    第五堂

    依照上週設計的排灣特色班服或吊飾等生活小物, 製作出具有傳統色彩意義的新一代排灣族小物。

  • 06
    第六堂

    新一代排灣族生活小物發表會, 全班討論排灣生活小物的配色等美感。

蔡昀珍
高雄市立圓富國民中學 教師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