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創意手工花

核心概念
  • 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裝飾於校園的任一處,並讓學生在完成作品後自行發表自己創作的出發點與放置的原由,增進學生的發表能力。
  • 讓學生初步認識地景藝術之意義,並以此課程觀念作為與環境結合之主題,給予學生做作品不僅是擺設也能將其擺飾於身邊的自然環境中,讓藝術與生活美感融合。
  • 介紹相關主題之藝術創作,例如英國著名的刺繡藝術家Olga Prinku將花草繡成美麗圖騰之藝術作品,使學生從觀察名家作品中,體會到美感構面工具中「質感」概念,學到花卉質感在空間設計中的擺設與創作方式。
美感知能
  • 讓學生透過分組討論自行選擇花的創作媒材,不受限於特定材料,並關切討論內適時提供學生範例做為參考,例如:落葉組成的花圈、寶特瓶花束、紙雕花等。
  • 讓學生從美感構面工具中「質感」概念,學會運用身邊的自然物材質、環保再利用素材或紙雕技法剪出花瓣形狀,模仿花卉結構與型態做出栩栩如生的花卉作品。
  • 讓學生分組腦力激盪研究討論如何將手工花組合成有美感的立體造型,甚至是與校園環境融合之藝術創作思考,以增添空間環境布置之美感。

課程概說

選擇以各年級美術班為對象,從生活環境中常見的花卉題材,帶領學生們以微觀的角度欣賞不同的花卉結構,並介紹日本知名花卉藝術家東信Azuma Makoto所執導的短片《Story of Flowers》與其他花卉藝術家之作品,從了解植物的生命週期激起內心的感動,進而能見賢思齊,並能從名家作品中汲取可幫助創作之美感經驗。
接著介紹立體花卉可之創作形式,選擇適合的紙材作為教學材料,依照不同年級的身心成熟度,介紹如罌粟花、聖誕紅的紙張剪裁或玫瑰花瓣染色方式之不同做法,希望藉由材料的造形剪裁、色彩配置,使學生從美感構面中體會「質感」面相的學習中不但學到欣賞花卉姿態之美感,也能體驗不同紙材的質感特性,並感受立體紙花創作過程之樂趣,期望能透過分組討論靈活運用在牆面與空間布置上,設計出如花圈、造景設計、掛飾、盆花…等多樣性的花卉立體展示作品,以增添生活環境之美感,內化自己的美學涵養。

美感預期成果

由於本校地理環境較鄉下,美術班的組成分子在小學階段未受專業美術技能訓練,從國一起教學方式以平面素描、水彩、版畫、水墨技法的基礎養成為主,立體作品的生成常是靠外聘藝術深耕老師的幫忙,於是特意安排不一樣的手工創作課程,想幫助學生能夠活用美感構面中的「色彩」、「質感」概念,學會如何運用紙張特性與身邊的自然媒材,展現自己在空間表現的雙手靈活度與組織能力。並從觀察花卉、版型設計、與實驗性的紙張染色與黏貼花朵過程中建構完整的立體作品製作學習脈絡,提升自己不同面向的藝術創作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從看歐姬芙作品創作,由具象抽離至抽象那種力量讓人撼動,觀看花藝家手作創作花,靈活生動,讓孩子們也留下深刻印象。

這次美感計劃學生很認真投入製作,從宣紙渲染花瓣製作,組合整朵花,孩子們都覺得有些小困難,但也一一克服。

這個美感計畫大致是順利圓滿的,希望孩子們收穫滿滿。

課程規劃
  • 01
    認識花卉藝術家

    介紹藝術家之生平與其作品,並在欣賞藝術家作品中分析畫作構圖與色彩運用,藉由美感構面工具中的「色彩」概念之提示,使學生感受藝術家創作之美感。

  • 02
    手工花的世界

    讓學生瀏覽網路與坊間專家作品與教學影片,欣賞美感構面工具中的「質感」概念表現形式,並分組討論如何運用手工花來創作花卉主題的立體裝置或裝飾性作品?

  • 03
    媒材的認識

    有分組討論之結果,讓學生認識不同媒材能創造出不同肌理的作品,在質感表現上期望擅用自然中的媒材賦予新的生命,在色彩構面引導上,希望能多多善用水彩技法的渲染或平塗法,發展出獨特有創意作品。

  • 04
    手工花體驗

    示範宣紙染花瓣仿真型態與校園採集桃花心木種子拼花方式,指導花瓣捲曲方法與質感製作表現,由內而外包覆、黏貼,再加入如花蕊、花托的製作。並提供多種素材讓學生體驗與嘗試。

  • 05
    花藝各展身手

    進一步指導花苞與葉子的作法,並將花朵、花苞與葉子依照觀察中的自然型態做適當的組合。接著讓各組依照討論結果選擇適合自己發揮的素材,分工合作進行手工花創作。

  • 06
    花的裝飾藝術

    採分組合作方式,各組將親手做的花朵製作成可裝飾空間的作品或禮品,利用共評的方式,讓所有學生都能發表自己的創作想法與課堂之收穫並參與評分。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