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面面俱到-八年級

核心概念
  • 構造「接合」:認識接合的概念有助於將巨大的量體拆解成較小的單元,也能將較小的單元組合。
  • 構造「組織」:嘗試將不同類型的元件系統性組合整合成一套具功能性的用品。
美感知能
  • 能欣賞日常生活物中以各式平面材質製作之造型,能透過觀察發現切割、折疊、嵌合……等基礎處理,能夠使材質加以變化成具結構耐用且有用途性。
  • 能觀察並分析生活中各式平面材質製作具有構造美感的實例。
  • 能發現並研究具有構造美感的造型如何將元件轉化及創意發想。

課程概說

在設計109學年度課程時試著「以生活為題,美感探索為歷程」的學習,從國一到到國三縱向及橫向的探索,讓學生重新感受生活中美的存在與可能。國二下延續上學期面的材料,結合構造的概念,討論形體部位與部位的連結和運用之美。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了解剪紙藝術的創作理念與應用。
  2. 利用四方連續的構成概念設計圖樣。
  3. 學會使用將重疊、反覆的概念運用在杯墊設計。

教師課後省思

  1. 在練習窗花剪紙過程中,會有學生很容易將色紙剪斷,可以於上課時依照步驟講解,讓學生了解剪紙的特性。
  2. 透過實際剪紙後,在進行杯墊圖樣設計時,學生都可以很快上手,並裁剪、切割出圖樣。
  3. 灑金粉時,學生不太會控制力道,很容易灑不均勻,需多加注意上膠的速度與範圍。
  4. 燙金過程中,學生不太會控制烘烤距離,少數會將卡點西德紙烤融化,導致殘膠黏杯墊上,需多加提醒。
  5. 看到金粉漸漸融化的過程,學生都很開心能將自己剪紙圖樣製作成獨一無二的文創商品。可以把美術作品變成商品,不但更加實用,也讓學生成為文創商品的設計師。
課程規劃
  • 01
    能了解構造的概念。能欣賞日常生活中結合構造美感的對象物。

    § 教師說明構造的概念。 § 教師舉例構造相關的日常生活中的現成物。 § 能找出在現成物中關於構造美感的通則。

  • 02
    能欣賞現成物中以各式平面材質製作之造型。能探究平面材質如何經過基礎處理後能於日常生活中使用。

    § 教師準備各式以平面材質製作的現成物,以分組方式將現成物拆開探究,現成物在經過基礎處理後運用在生活上。 § 上述活動搭配學習單作觀察紀錄。

  • 03
    學習卡紙製作的基礎處理。

    § 卡紙製作的基礎處理:1.切割:如何割出俐落的直線。 2.摺疊:學習不將紙割穿要以施壓的方式壓出 折線。 § 運用上述的基礎處理技巧,製作摺線、谷摺、山摺的延伸造型變化。 § 運用上述的基礎處理技巧,製作基礎折疊:百摺、V摺……等。

  • 04
    學習使用繪圖工具及電腦軟體,輔助造型設計及製作處理。

    製作學習單,學習思考製作不用黏合透過接合且能乘載的立方體的展開圖及造型立方體 。

  • 05
    能欣賞現成物中用平面材質製作且具美感的成品。能思考現成物與生活中的連結及其材質的狀態及特性。

    製作學習單,發想用平面材質運用學習到的基礎處理技巧,製作一件具與生活連結有關的作 品。

  • 06
    能將發想的作品依設計的圖樣及想法製作出來。能依其使用的用途及其造型,具美感的放置在空間中。

    § 依上一次的發想及學習單的繪製製作成品。 § 製作時融入學習到的基礎處理技巧。 § 能依作品挑選合適的平面材質。 § 成品完成後擺置在合適的地方並拍照作分享。

鍾宜智
苗栗縣立西湖國民中學 教師

曾任教於苗栗縣立獅潭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