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結構,是指事物自身各種要素之間的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構成事物要素的數量比例、排列次序、結合方式和因發展而引起的變化,這是事物的結構。結構是事物的存在形式,讓學生由大自然生物出發,透過對自然的顯微觀察,觀察各種生物的自然造型,「自然觀察」不就是要我們自在的觀察大自然裡的美好事物嗎?一切事物都有結構,事物不同,其結構也不同。透過對自然造形的觀察,簡化出基本造型,更透過跨領域學習對基本電流設計的安排,設計出生物造型的星芒飾品燈飾。
在掌握自然造形結構的概念時,必須注意兩個條件。第一,這種關係是普遍存在並相對穩定的(基本造型),它有一定的保持自身存在的調節能力(電流設計正確);第二,這種關係把要素(點、線、面)組成一個整體。把握上述條件後,方能設計出能發光、造型美之作品。
美感預期成果
- 學生透過觀察與發現能欣賞大自然與生活中具結構美感之現象。
- 學生能理解構成解構的原理與美感條件。
- 學生透過跨領域的學習能實際動手做出LED 星芒狀飾品燈飾,具有美感之結構作品(未完
成)。
教師課後省思
一場疫情打亂大家的生活步調 ,讓我們知道生命的脆弱、健康的無價,當然也打亂了本計畫的節奏。雖然基地體諒疫情影響,將計劃延遲至110學年度的9月底,但是計畫趕不上變化,早在疫情前已規劃好110學年度時的個人人生規劃,延遲計畫執行對於本案而言,是無用的,早已規劃下一學年度的暫時離開學校,所以本案註定無法完整實現!這徒留的遺憾將會成為一下一個美好的開端與累積,也許未來再次回到學校之中,也許能有更有效率及美好的方式將其完整實現。
然而線上教學也打開了另一扇窗,師生們的資訊能力瞬間變好,原本抗拒的,不想學的,都在不得不面對的情況下搞定了,在家學習對於藝能科教師而言最美妙的莫過於:聽不到學生說沒帶工具這件事,學生得在家完成作業並上傳,除了考驗教師的傳達能力之外,也考驗著學生執行的動力。幸好這一切時間只有一個半月,並非一年半載,學生上在初嚐與初試線上學習的新鮮感,對於教師任何指令都還願意配合,真正的考驗會是線上課程持續一年,藝能科教師會有多少的成長與練習啊!
真心希望線上授課的日子不再來,但是學生因此習得的資訊能力,將會是未來面對學習一個很大的助益!操作與體驗型的課程,是真的不適合於線上授課,特別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真實的體驗是很重要的!也正是因為有了之前美感學習的累積,本次因疫情打亂的節奏,還能師生共同努力下,學生仍究學習美感秩序,並將其落實於真實生活的體驗中,期待這群孩子未來仍有機會學習更多的美感經驗,並且將其實踐於生活之中!
-
01結構的重要性認識與發現
透過小活動與觀察體認結構是什麼。
-
02觀察大自然中的結構之美
1.設計並簡化自然觀察後的動植物造型 2.學習使用操作手機觀察大自然中動植物 3.將觀察到的生物造型簡化。
-
03纏繞畫初探
1.認識纏繞畫 2.學習並畫出構成纏繞畫的基本元素。
-
04纏繞畫創作
1.將上週纏繞畫的基本元素應用創作 2.畫出一張A5大小纏繞畫創作,不一定要具象, 可放鬆隨性創作嘗試。
-
05秩序之美
1. 思考何謂生活中的秩序並討論 2.討論教師於課程中分享的生活實例,由生活中食 衣住行著手,思考如何增加生活中有秩序的美感。
-
06整理一個有秩序整潔的書桌
透過上一節課程說明與分享討論,明白何謂秩序與 排列,將自己的書桌或是書桌一個角落坐有意識地 整理並清潔,拍照紀錄整理前與整理後 ,並在課堂 中分享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