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課程從漢寶德先生說:「美要從茶杯開始」談起。文中提到如果在講堂上給他一個紙杯,就會順勢發一頓牢騷。如果一個人能選用一個美的杯子,就是在美化人生的途徑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加了果糖、冰塊的手搖飲喝起來暢快過癮,卻少了天然茶香與甘醇韻味;三合一咖啡香甜方便,但不若手沖咖啡可以細細品味。課程透過杯套的介入,改變喝茶的動作,讓手掌握住杯子的喝茶方式,轉換成以手指拎著杯子慢慢啜飲。刻意大費周章的研發製造,是為了能靜靜地享用一杯好茶,美感生活就是讓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課程先使用卡紙製作有 把手的杯套,讓學生可以快速容易的完成任務建立信心,接著利用線性的鐵絲纏繞、彎曲,研發製作有效的結構物,最後選用合宜的材料接合,增加使用的舒適性與視覺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 紙和鐵絲製作杯套的構造不同,紙杯套製作的經驗與技巧不易轉移到鐵絲杯套,這兩個材料應該拆開成分別獨立的課程。
- 學生擔心結構的支撐力不足,無法完成承重的功能,因此設計時很多人聚焦在完成任務就好(可乘載270g水並侧向將水倒出),美感設計的考量較少。因此未來還是要將材質的結構試驗獨立進行,再進入產品的設計。
- 厚紙板的材質關係杯套設計結構強度的難易。課程試驗後覺得0.5cm的牛奶板太硬,承重任務太容易達成,改用180磅的西卡紙稍具難度,製作比較有挑戰性。
- 學生對鐵絲的使用非常陌生,許多人未能掌握基本的彎折與纏繞結合技巧,未來課程須於作品製作前先練習基本的技巧。
- 影印紙杯套的快速試做也耗掉了一整節,因此厚紙的杯套調整於下一節愾製作。
- 鐵絲杯套的手把構造做有時候不易把封閉的管狀物串在鐵絲裡,未來尋找其它材
-
01感受生活玩設計
1. 配合國中藝術課本視覺藝術第 2 課─感受生活玩設計。
2. 課程焦點:產品設計、設計思考、設計職涯─工業設計師。
3. 從課本的餐具設計案例分享,導入此杯套設計的美感課程。
4. 授課節數可依實際上課狀況增減時數。 -
02認識生活中的容器構造
1. 教師透過 【美感入門】美感電子書 介紹「構造」構面。
2. 教師透過 ppt 與實物引導觀察:
a. 生活中結合 2 種以上相異材質的容器構造 ,觀察其接合的方式 。
b. 生活中使用的茶杯握把形式與構造。
c. 飲料店盛裝熱飲的紙杯杯套。
3. 教師於每組準備數個容器讓學生觀察與討論,聚焦在容器與把手接合的構造,並用鉛筆描繪記錄下來。 -
03設計有把手的紙杯套
1. 教師準備每人一張 A4 影印紙 、 西卡紙 和一個紙杯紙杯重複利用 )),每組提供適量白膠、 保麗龍膠、 紙膠帶、雙面膠、 釘書 機 ‧‧‧‧‧‧等材料 。
2. 教師講述任務主題:製作一個紙杯套,可放置一個盛滿水的紙杯,杯套需要有把手可以用手指拎著使用。
3. 學生先使用影印紙研發杯套,快速製作一個樣本。(不可使用紙膠帶 、釘書機 )
4. 依照前面發想的形式改用西卡紙製作,過程可微調造型。 不可使用紙膠帶、釘書機 -
04用鐵絲設計杯套結構
1. 教師準備 準備每人一 個紙杯,14~24 號鐵絲裁剪成每段 50 公分,老虎鉗、尖嘴鉗等。
2. 學生選擇適當粗細的鐵絲製作有手把且可承載紙杯的結構物。
3. 製作完成後放上內裝 200g 重物的紙杯試驗,檢視鐵絲造型是否變形。
4. 側向轉動杯子 90 度,感覺使用是否穩固,鐵絲是否變形。 -
05製作複合材料杯套
1. 教師準備準備每人一個紙杯,14~24 號鐵絲,塑膠吸管、竹吸管、竹子、圓木棒、樹枝、老虎鉗、尖嘴鉗、鋸子…… 等。
2. 延續上一堂課設計的鐵絲支架,選擇其它合宜的材料接合,增加握把的量體以提升使用的舒適度與美感。 -
06來喝杯熱茶吧
1. 學生展示完成的作品,師生討論作品。
2. 教師準備茶、香草茶或咖啡 等〝熱〞飲,餅乾、小點心適量。
3. 學生使用紙杯裝上自製的杯套盛裝飲料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