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校位於新竹縣湖口鄉,學生來自於在地及附近竹北新豐等地區,本次課程著重在色彩和構成的學習,希望引發學生對生活色彩的注意和觀察,並將環境的視覺造型化繁為簡,把在地風景轉譯成一張明信片;說到湖口的代表色可能想到農田的綠色,工業區的灰以及老街的磚瓦紅之外,但藉由實地踏查攝影,啟發色彩的美感能力,引導學生覺察感受,認識色彩的屬性,並通過全班的蒐集更進一步發現家鄉色彩;實作部分將景色做簡化和抽象的「構成」組合,應用「色彩」比例配色,以電腦繪圖創作出風景明信片,而後將感受化為文字成詩,在「城市形色.詩」的呈現中逐步建立美感素養。
美感預期成果
- 能觀察與理解色彩相互的關係,培養對色彩的敏銳度和感受性。
- 能將收集的色彩加以運用並搭配出具有美感和意義性的色調。
- 能將所學到的概念運用於在地明信片設計並以圖像和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師課後省思
原本課程以學校風雨走廊的牆面色彩設計變成明信片創作,因為後來轉為線上上課, 改以簡報軟體學習電腦繪圖,在形狀繪製或色票色彩鋪排,簡報軟體提供方便使用及操作,並在詩作書寫後,就接近期末了;如果還有課程堂數,利用3D軟體或AR、VR將明信片作品虛擬至風雨走廊大牆面上,又可延伸出新媒體藝術單元。
四個班級中其中兩班先進行到第三堂,之後就是居家上課了,另兩班全部在線上進行,一開始摸索googlemeet的操作,後來是琢磨如何與學生多互動,有了一些經驗和交流,相信以後線上課程會更加順利,不過還是希望開學能到校實體上課。
-
01發現色彩-找尋在地色
播放「Taiwanesetone探索台灣的色彩故事」影片引起動機,詢問同學印象中的台灣城鎮色彩 2.色彩建構環境美感:欣賞國內外城市色彩案例,比較各城市色彩給人的感覺,以及統一色調和衝突色調的形式,歸納出良好的城市色彩運用。
-
02色彩比例與感知
色彩配色的比例關係:主色調、輔助色、強調色 2.觀察上周照片有無主色調,以及面積佔比多的色彩呈現的整體氛圍
-
03新竹色彩
將照片以主色的相近色分類,呈現班上所蒐集的在地色彩。
-
04簡化與抽象構成
欣賞蒙德里安的作品,介紹簡化分割與抽象構成
-
05城市明信片色彩應用
色光三元色,介紹數位色彩的顯色呈現,考量比例與分佈,應用色票做色彩的搭配與塗佈。
-
06城市形色詩,作品欣賞
根據明信片作品的形狀、色彩、情感、氛圍進行聯想寫一首詩,將明信片寄給國內外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