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嗨!我在這裡~~

核心概念
  • 能對環境的色彩進行分析討論,並對環境內的美感元素進行批判思考,透過討論找出需要改變的美感元素。
美感知能
  • 觀察校園周遭景物的色彩
  • 透過色彩的調色練習,發現找到協調融合配色的方法
  • 能對自己的作品進行省思並透過與他人合作討論建立美感共識

課程概說

課程設計以「色彩」構面為教學核心主軸,從學校教室空間觀察分析色彩的運用,透過尋找昆蟲的色彩遊戲,覺查環境中的色彩分布。並透過自己的觀察與調色技巧,讓這些動物融合在學校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尋找教室裡最想被消失的物件,如何透過色彩的改變,改變美感的元素。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學會對生活周遭環境的色彩細節仔細觀察,並嘗試分析色彩組成影響的視覺因素。
  2. 學生能透過分析思考判斷色彩存在於生活環境中的影響。
  3. 經由教學活動體驗環境色彩的視覺決效果,並學習調色技巧。
  4. 發現透過色彩的改善而可能改變的生活環境視覺印象,並思考美感目標的達成策略。

教師課後省思

  1. 調色練習對學生來說可能是一件無聊又無法掌握的事,但是加入對空間的想向以及學生驚艷的連結,孩子會很想試試自己可以改變什麼。
  2. 透過美感驚艷色彩的練習,學生在課堂上自己發展自己的想像力創造主題,孩子會很有興趣一再嘗試如何調出接近的色彩,也會嘗試和同學討論,雖然在有限的技巧中常常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但是不斷嘗試的學習過程,讓多數的孩子對於色彩的不同色皆有更多的體驗。
  3. 美感課程如果只是單純的配色、對色技巧訓練,對於學生可能面對的是技巧不佳的挫折,但是用想像力改變生活的主題引導,孩子可以自由發揮自己對於生活的期待,作品的完成更像是在實現夢想一樣,大多數的學生都可以表現主動積極的一再嘗試、思考如何讓色彩的呈現更接近實物,也因此在過程中有更豐富的嘗試體驗。
課程規劃
  • 01
    第一堂

    發現教室空間色彩-分析有哪些顏色,比例,討論色彩的搭配是否可以調整。

  • 02
    第二堂

    尋找跟教室色彩相近的昆蟲,利用水彩顏料調色,畫出與牆面、地面相似色彩的昆蟲。

  • 03
    第三堂

    分析顏色隱藏的效果,思考教室的色彩表現風格。

  • 04
    第四堂

    討論教室中最需要消失的物件是什麼?嘗試從色彩去思考。

  • 05
    第五堂

    透過塗漆上色,改變讓物件與環境色彩協調融合。

  • 06
    第六堂

    色彩美感策略小組討論。

蔡明潔
花蓮縣立國風國民國中 教師

任教於花蓮縣立國風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