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義大利雕塑家喬凡尼 19 世紀創作的《蒙著面紗的聖母》,在西方雕塑體現出人體精細的結構和流動的褶皺。東方犍陀羅 Gandhāra 與秣菟羅 mathurā 的衣帶風格,在石上打造出附著在身體上的一塊流動的織物,影響後世衣著美學的品味。
三宅一生(Issey Miyake)褶皺的美感有別於西方造型模式,以無結構方式進行立體設計掰開、揉碎、重組實作,本課程透過分享異材質特性、結構、構造的關係,讓學生透過摺紙遊戲與紙材應用,經由實作的歷程強化結構與構造要素的方法,進行造型美感的對應關係,設計出簡約服衣作品,學生必須思考如何在材料上達到有美感的設計。
美感預期成果
- 讓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比例與構造。
- 思考不同構件結合的變化性與可能性。
- 對材料有基礎的認識。
- 能夠運用不同的材質進行創作。
教師課後省思
- 本課程原設計許多摺紙技巧,讓學生可以動動腦思考完成一件服衣作品,後因教授建議改為局部構件-領、衣、袖、裙、帽等等,學生確實較能完成。
- 和數學計算理論有密切關聯,可協同數學領域教學,必能讓學生有更多發揮空間。
- 學生對於各種媒材的理解較保守, 引導與鼓勵可彌補不足,讓學生有更多實驗性。
- 學習理解比例與構成的美感構面,同學進行討論與設計。
- 進行自評及互評,讓學生理解創作理念及觀察力與表達力的訓練與發表。
-
01美感導論
1.以比例電子書介紹,讓學生發現生活構造之美。 2.說明構造概念。
-
02比例之美
1.介紹希臘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大理石雕塑。 2.犍陀羅 Gandhāra 與秣菟羅 mathurā 的衣帶風格。 3.風格鑑別猜猜樂,遊戲中強化各階段斷代風格。 4.丈量自己的身體比例關係。
-
03摺紙公理
1.認識摺紙形式與技法。 2.基礎摺法「山摺、穀摺、水雷形」摺紙技巧。 3.進階摺法「傘形、蛇腹」摺法。 4.設計立體構成的平面圖,思考摺痕的位置上下移動、對稱與否。
-
04幸福摺紙祝儀袋
1.介紹日本祝儀袋型制及 MIDORI 產品。 2.結合構成案例,說明平衡、對稱、格線分割邏輯、組合等要素。 3.利用摺紙法完成方口設計-祝儀袋。 4.思考立體構成的平面圖,摺痕的位置上下移動、對稱各種可能性。
-
05褶皺的美感-三宅一生(Issey Miyake)
1.介紹三宅一生。 2.平面可摺性:一件起縐的形態能否摺成二維模型。 3.學生利用紙材進行立體設計。 4.討論不對稱的平面構成如何形塑出的立體樣貌。
-
06工藝紙雕塑創作設計-立裁人台
1.人體比例探索計算。 2.利用材料進行軟雕塑創作設計。 3.以平面構成立體衣材。
-
07皺皺人身
1.規則與非規則的設計,多元媒材料實作。 2.揉皺的肌裡應用,抓出不一樣的褶皺服裝。 3.Bauhaus Costume Party「以比例調整作為服裝設計」的進行實際操作。
-
08秀場行走的軟雕塑
創作呈現上臺發表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