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我就是我—石膏繃帶面具自畫像

核心概念
  • 美感觀察:色彩學、基本設計、立體造型的結構
美感知能
  • 認識視覺符號、色彩與感知的關連
  • 觀察、練習運用色彩傳遞情感訊息。
  • 觀察基本設計中點線面的構成帶給人的情緒狀態

課程概說

我們努力調整自己去滿足別人的期待,以至於我們會假定生活分配給我們的角色,或者,如榮格心理學者所說,我們被賦予的人格面具。——宮布利希。
任教這幾年,認識了許多面對現實(課業壓力)與理想(兒時夢想)矛盾的學生,往往在抉擇科系時,選擇符合社會和家人的期待,在讀完大學後又選擇了與系所無關的工作,希望透過藝術課程讓學生學習認識自我,提供多元的思考未來方式,能減少上述事件的發生。
「面具」通常在保護、偽裝或是娛樂表演時使用,學生可以透過一個物件遮蔽臉部去思考、探索外在與內在自我的關係,由於面具翻模於學生個人的臉部,學習者在製作面具時,同時觀察自己臉部的造型,結合多元的視覺符號進行創作。
課程操作方式第一步,學生學習觀察並討論「色彩與自身的關係」、「如何使面具結構更加穩固」、「運用基本設計的內涵豐富面具的設計」;次之,運用結構的概念製作面具主體、運用色彩與基本設計的概念彩繪面具;接著,讓學生將成品戴上拍攝,分享其創作理念;最後,將成品展覽於校園,讓更多人欣賞。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1. 觀察熟悉的生活空間,自己的用色習慣與帶給人的感受。
  2. 觀察、練習運用色彩傳遞情感訊息。
  3. 觀察基本設計中點線面的構成帶給人的情緒狀態(例如:斜線相較於平行線給人不安定的感受)。
  4. 觀察藝術家(卡蘿、林布蘭、梵谷、畢卡索⋯⋯)肖像中的符號所傳遞的訊息,在此引導一個藝術形象即使沒有客觀的寫實性,仍然可以令人信服。
  5. 觀察生活中立體物件的結構(例如:課桌椅、編織物件、建築物、植物)。
  • 美感技術

宮布利希《面具與面容》一文中提到藝術家畢卡索在探究「生命」與「影像」之間的一個等式,與傳統的肖像畫家一樣,他透過揣摩「形狀」與「表情」之間的交互作用捕捉那個等式。
引導學生從上述的美感觀察,進一步透過色彩學、基本設計、立體造型的結構去尋找能夠表達自我的一種精確等價物。

  • 美感概念

認識所使用的視覺符號、色彩都可以是與他人溝通的媒介。善用多元形式傳達思想與情感。在此也讓學生理解,對於一個人神韻或特徵性的面孔,我們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體驗,而是根據我們各自的審美經驗。

 

教師課後省思

(⼀)美感課程的收穫:

  1. 學⽣積極參與課程:在介紹理論的課程之前,先讓學習者透過觀察、討論和分享,讓學⽣從被動的⾓⾊轉為課堂的主要執⾏者,提升其學習動機。
  2. 學⽣視覺表現能⼒的提升:學⽣學習藝術家如何運⽤符號創作,進⼀步觀察⽣活中的符號,學習者運用多元視覺符號詮釋生活經驗,並與他人溝通的能力有顯著的提升。
  3. 收穫成功的經驗:在創作課程結束後,提供一個學生發表的舞台、經營空間的氛圍,使學生能獲得教師以外的回饋,獲得成就感,降低對於創作的不自信感。

(⼆)未來可以修正的內容:
平⾯轉為⽴體的鷹架搭建:由於學⽣過去的創作經驗多為平⾯的媒材,在此次創作⾯具的課程中,有許多學⽣在將草圖轉換為⽴體媒材時遇到貧頸。未來若要在執⾏此課程時,會再增加⽴體媒材的練習。

課程規劃
  • 01
    我的房間—色彩觀察

    1. 觀察自己的房間,選取主要色彩繪成色票。 2. 分組(同色系一組)討論色彩帶給人的感覺。

  • 02
    我口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性格三原色

    1. 色彩學:色料、色光三原色。 2. 自我介紹,聽者給予個人特質回饋。 3. 繪製自我性格三原色。

  • 03
    我的九宮格—圖案與造型設計

    1. 基本設計:點線面構成、媒材製作技法、圖案與造型設計預想。 2. 引導學生欣賞藝術家(卡蘿、林布蘭、梵谷、 畢卡索⋯⋯)肖像作品。 3. 引導宮布利希《藝術、知覺與現實》一書中提到畢卡索創作的概念——「關於在『生命』被轉變為『影像』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麼?答案是以補償性的移動來進行平衡。」。

  • 04
    我就是我(一)—面具自畫像草圖繪製

    1. 石膏繃帶面具製作事前準備(裁剪石膏繃帶至適當大小)。 2. 引導學生康丁斯基《藝術與藝術家論》中論「形式是內涵的表達。」、「形式是否個人的、國家的、有風格的,是否與其他形式相關或者孤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形式的產生,是否基於內在的需要」的概念,接著運用色彩學、基本設計的美感技術繪製草圖。

  • 05
    我就是我(二)—石膏繃帶面具製作

    1. 結構:如何使石膏繃帶面具更加穩定。 2. 觀察生活中物件的結構(例如:課桌椅、編織物件、建築物、植物)3. 運用觀察到的結構製作面具。

  • 06
    我就是我(三)—面具結構補強及調整造型

    1. 運用結構概念搭配報紙、白膠使結構更穩固。 2. 按照設計圖的造型雕塑面具。

  • 07
    我就是我(四)—面具彩繪、造型設計

    1. 運用色彩學概念彩繪面具。 2. 運用結構概念設計面具造型。(報紙、鐵絲、黏土、竹籤)

  • 08
    我原來是我

    同儕自評分享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