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曾以比例構面為主讓學生灌製水泥盆,美感網站裡也有許多水泥盆相關的教案,大都也是用水泥砂以灌模的方式成形。此教案以 Hypertufa (泥塑盆)製作為重點,它與水泥灌模最大的差異在於:材料除水泥為基材外,可依自己的喜好混合珍珠石、泥炭土、蛭石、稻殼、粗砂……等,增加盆子的透氣性與材質感。若脫模後再加以鐵刷、銅刷或砂紙打磨,可增加表面質感微妙細緻的變化。課程讓學生自行調配材料,於回收容器中直塑或灌模。脫模後運用各式工具進行打磨,課程最重要的就是透過這個階段,感受與體驗〝質感〞的細微改變。完成後再讓學生進行多肉植物的組盆,透過植物與盆器的相互襯托,結合成一件具有手感溫度的作品。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 比較鉛筆盒裡所有的筆類,在手指握取處的紋路設計與材質感,閉上眼睛感受每支筆觸感的差異與引起的感覺。
- 學校舊廁所牆面小瓷磚與新廁所洗石子質感的差異。
- 比較塑膠、陶瓷、水泥花盆與素燒瓦盆材質差異。
- 美感技術
- 學會水泥的調製與水泥盆質塑技法。
- 學會以 Hypertufa 方式製作泥塑盆。
- 透過不同材質、粗細的變化,製作不同質感的表面變化。
- 美感概念
- 能欣賞材質變化帶來的美感經驗。
- 人造盆器與天然植物的巧妙搭配。
教師課後省思
- 水泥初期凝固時間約為24~48小時,作品塑造完成後最好第二天脫模處理表面質感。打磨的操作是此課程最重要的階段,若可以調課製作流程會比較順暢,不然就要利用放學後的時間操作。若等一周後再脫模,水泥會變得很堅硬,不容易改變表面質感。註:此次執行班級多(8班),加上疫情影響調課不易,因此脫模與打磨階段大都在放學後進行。
- 上課期間時而遇到因疫情影響改採線上上課,教師需保持課程彈性因應,講解與示範的部分盡可能在線上完成。
- 此課程工序與細節很多,教師須付出較大的心力時時關心學生操作的狀況,協助解決製作上的問題,因此不建議一次開太多班。
- 國中生對栽種植物經驗不多,植物選擇應以生命力強健容易存活的品種為主。
-
01材質美感認識
1. 學生取出鉛筆盒裡所有的筆,比較手指握取處的 紋路設計與材質感,閉上眼睛感受每支筆的觸感差 異與引起的感覺。 2. 教師介紹質感特殊的美感經驗,選取凸顯質感相 關物件供學生觸摸比較。如:鉛筆盒、滑鼠、鍵盤、杯子……等。
-
02認識 Hypertufa 水泥盆製作
1.教師準備─ a.材料:水泥、珍珠石、粗砂、稻 殼……等;b.用具:桶子、手套、鏟子……等。2.教師介紹在松菸展覽的安藤忠雄與清水模工法。 3.教師介紹Hypertufa 作法與增加材質變化原則, 4.教師示範水泥直塑。
-
03Hypertufa 泥塑盆製作
1.教師準備─ a.材料:水泥、珍珠石、粗砂、稻 殼……等;b.用具:桶子、手套、鏟子……等。 2.學生在模子內側薄塗凡士林做隔離劑,在桶子裡 倒入適量水泥,並依自己的喜好加入其它多種顆粒 材料。 3.加入適量清水攪拌均勻,使其呈現濃稠微乾狀, 再將材料置於模子上輕敲並輕壓減少氣泡,由下而 上慢慢塑出盆子的造型。亦嘗試用灌模方式成型。 4.將成品置於無日照處陰乾。
-
04盆器表面質感處理
1.教師準備─ a.同科且易照顧的多肉植物如:蕾絲姑 娘、不死鳥、錦蝶、極樂鳥、矓月、加州夕陽、千 兔耳……等。b.多肉介質、小鏟子……等用具。 2.教師介紹多肉組盆與照顧方式,學生依序進行組 合盆栽。
-
05多肉植物組盆
1.教師介紹多肉植物的照顧方式與澆水原則。 2.作品完成後布置於教室適當位置,進行拍攝紀錄 並上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