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MyColorZine 我的色彩小誌

核心概念
  • 美的原理原則。
  • 設計思考—同理心、需求定義、創意動腦、製作原型、實際測試。
  • 川添登—以人(Man)、自然(Nature)、社會(Society)構成世界的三要素,將設計分為以下三個領域:產品設計(PD)、視覺傳達設計(VCD)、空間設計(ED或SD)。
美感知能
  • 設計思考—同理心、需求定義、創意動腦、製作原型、實際測試。
  • 媒體設計初探—Adobe PhotoShop應用、AR擴增實境。
  • 空間/校園/環境/都市/建築美學。

課程概說

本校配合教育部108新課綱藝術領域開設給 A 群學生選修之加深加廣課程,將基礎美感課程與設計方法做連結。「基本設計」課程目標為提供學生學習對事物美感的鑑賞、設計思考方法與創意的啟發。學習內容則從生活中體察、理解設計的實用價值,應用設計的基本原理發現設計的美,提升對造形感覺與表現能力,並透過創意思考,認識多元的設計觀點與價值。課程計畫分成4個階段。

1. 開口說|設計思考的初階練習(借鑑臺中文華高中美感課程經驗分享)
2. 動手做|立體構成的技術(邀請本校廣設科教師進行講座,分享立體造型構成設計)
3. 數位化|AR 擴增實境創作(整合社群媒體與數位繪圖技術)
4. 想未來|專家演講+設計職涯探討(邀請業界設計師、新媒體創作者到校分享)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1. 空間 / 校園 / 環境 / 都市 / 建築美學。
  2. 材質之美。
  • 美感技術
  1. 美的原理原則。
  2. 設計思考—同理心、需求定義、創意動腦、製作原型、實際測試。
  3. 媒體設計初探— Adobe PhotoShop 應用、AR 擴增實境。
  • 美感概念
  1. 美的原理原則。
  2. 設計思考—同理心、需求定義、創意動腦、製作原型、實際測試。
  3. 川添登—以人(Man)、自然(Nature)、社會(Society)構成世界的三要素,將設計分為以下三個領域:產品設計(PD)、視覺傳達設計(VCD)、空間設計(ED或SD)。
  • 其他美感目標
  1. 科技教育議題融入。
  2. 資訊教育議題融入。
  3. 跨科技領域。

 

教師課後省思

  1. 由於大多數學生家裡無 Adobe 付費軟體,原訂上 Photoshop 課程,改成教授相似的免費網路軟體 PhotoPea。
  2. 因為疫情關係,原定 12 月份時間,講師:那那大師確診無法到校演講,故經費無使用講師費用及交通費。
  3. 因為疫情關係,原定 6 月份參訪改線上教學故無在當日去台灣設計館參訪。
    原定 9 月邀請柯良志教授現場諮輔,但由於東部大地震鐵路中斷,故改線上方式諮輔。
課程規劃
  • 01
    課程概述、設計的領域介紹

    1.介紹設計的領域劃分,了解升學制度對接。 2.川添登設計的定義,理論介紹。

  • 02
    系統性思考訓練

    1.破冰遊戲:組員分組、自我介紹,由遊戲中初步分析組員思維模式。 2.間諜遊戲:對談技巧練習。 3.組織美術課、美感課內容,並鋪陳設計提問。

  • 03
    像設計師一樣思考

    1.設計思考流程體驗:Backpack Project。 (改編自史丹佛大學Wallet Project)。 2.世界咖啡館模式: 組員輪流分享prototype與歷程心得。

  • 04
    創作媒材探索 I

    1.紙張的觸覺感。2.厚與薄、粗糙與細緻、乾澀與滑順

  • 05
    創作媒材探索 II

    1.紙張的絲流觀察。2.立體構成原理與原則

  • 06
    半立體構成練習 I

    1.紙張的立體塑造草模構思。2.思考如何2D轉3D

  • 07
    半立體構成練習 II

    1.技法演練,剪、切、割、撕、摺、揉…… 。2.半立體造形的秩序性

  • 08
    立體構成練習 I

    單元體形塑練習,思考與構築造形的平衡與結構上力學的探究。

  • 09
    立體構成練習 II

    作品完成及成果發表。

  • 10
    立體作品拍攝

    1.立體作品打光照明測試。2.自製簡易微型攝影棚。

  • 11
    今天P圖了嗎?

    1. PhotoPea 專業軟體基本教學。2.基礎修圖練習與應用。

  • 12
    修圖練功坊

    1. PhotoPea 進行相片修圖練習。2.視覺設計與造形應用。

  • 13
    數位插畫創作第一步

    1. 數位繪畫風格分析。2. 拆解作品的創作步驟。3. 擴增實境AR軟體教學。4.分析目前線上 AR 產品特質。

  • 14
    創作者講座

    邀請藝術設計創作者分享:自媒體經營與品牌形象。

  • 15
    AR 互動設計創作 I

    1. 利用軟體理解 XYZ 軸立體空間。2. 擴增實境AR創作實作。

  • 16
    AR 互動設計創作 II

    1. 利用軟體理解 XYZ 軸立體空間2. 擴增實境 AR 創作實作

  • 17
    設計作品收攏

    1. 期末發表,口語練習。2. 整理作品檔案。

  • 18
    設計職涯大探索

    1.設計職涯介紹,了解設計職場的分工。 2.瞭解藝術與設計的異同。3.作品大整理,讓視覺說話。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