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環境感知到色彩取捨

核心概念
  • 覺知色彩的多樣性
  • 感受到色彩的調和性無限可能
  • 色彩資料庫組合的可能
  • 適當運用色彩意象,搭配出設計色
美感知能
  • 學生能將生活色彩擷取,並能調和顏料重現色彩
  • 能調和色彩漸變的無限可能
  • 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色彩搭配運用 空間設計裡

課程概說

以生活環境色彩覺知開始, 先以學校環境畢業典禮 布置 作為思考起點,學校挑選了五種內的色彩作為主題色調思考和平常所看到的畢業典禮色彩 再多一點色彩或少一點有什麼不一樣感受 延續 分享案例思考 美感教科書 美感掃具 美感變電箱 水越設計 等 ,感受 身邊物件與環境色彩的搭配和選擇,覺知自己與色彩的關係 從環境感知到色彩取捨 環境用色的減法思考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1. 學生能藉由活動開啟五感體驗,累積感官經驗,並重新觀看。
  2. 學生能透過校園實地踏查,感知色彩,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與所在環境的關係。
  3. 學生能透過生活色彩的採集,能了解色彩豐富的多樣性。
  • 美感技術
  1. 學生能將生活色彩擷取,並能調和顏料重現色彩
  2. 能調和色彩漸變的 無限可能
  3. 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色彩搭配運用 空間 設計裡。
  • 美感概念
  1. 覺知色彩的多樣性
  2. 感受到色彩的調和性無限可能
  3. 色彩資料庫組合的可能
  4. 適當運用色彩意象 搭配出設計色
  • 其他美感目標
  1. 日常生活中,色彩帶來的感受為何?有沒有更多的可能性。
  2. 如何透過色彩意象搭配可以識別 空間 設計建立色彩氛圍
  3. 可觀察生活色彩轉化為自身資料庫
  4. 嘗試色彩組合可以有更多可能性,找出合宜色彩組合

 

教師課後省思

大部分的色彩擷取會運用到色票或APP等作為擷取工具,簡單好操作,入門容易有成就感,方便快速,選擇性多且搭配多樣化。覺得除了能夠利用工具擷取外,能用實際操作親自調色的概念會更令人印象深刻,過去往往覺得調色費時且清理不易而較少接觸,學生的概念停留在水彩盒裡面有什麼色彩就直接不假思索的使用,或是教師現成調好的色彩直接繪製,不知道原來調色是有這麼多種可能性和樂趣。

課程設計為了減少費時且目標明確,將調色步驟化,以調色色彩為主,不用費心思繪製形狀和排列畫面,學生可以專注在調色過程中。堅持學生自我試驗調色而非分組合作(同學調色好就少了感受的練習)。過程中調出自己不曾見過得色彩展露出來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在色彩課程設計中無法捨棄的,延續有概念後,試著和APP擷取色彩比較看看,科技和手感的溫度色彩是否有不可被取代的感受呢?擁有調色的過程經驗,相信對色彩的感知想必會有更深層次。

課程規劃
  • 01
    感知美感、蒐集美感

    1. 校園實地踏查觀察色彩 2. 用相機和文字紀錄所觀察的色彩 3. 討論與分享 4. 藉由活動開啟五感體驗,累積感官經驗,並重 新觀看。

  • 02
    觀察擷取、覺知色彩的多樣性

    1. 色彩大風吹 線上課 視訊鏡頭請學生提供老師指定的色彩 實體課 請同學每個人帶 5 10 個指定色彩物件 2. 將同一色系的物件放置一起 3. 討論與覺知色彩的多樣性

  • 03
    從環境感知到色彩取捨

    1. 先以學校環境畢業典禮布置作為思考起點,學校挑選了五種內的色彩作為主題色調 思考和平常所看到的畢業典禮色彩?再多一點色彩或少一點有什麼不一樣感受? 2. 分享案例思考: 美感教科書/美感掃具/美感變電箱/水越設計 3. 身邊物件與環境色彩的搭配和選擇,覺知自己與色彩的關係 4. 環境用色的減法思考

  • 04
    覺知色彩的調和性無限可能

    1. 實際操作三原色如何調色 2. 學習如何用三原色調出調和色 3. 運用漸層色彩的概念建構調色基礎 4. 調色快速練習,只要調出一個顏色畫一點,以色 彩為主而非形狀 按步驟學習調色的觀念與發現色彩 層次 。 5 互相觀察分享如何用有限制的條件發展出一系列 層次色彩

  • 05
    色彩層次的思考與運用

    1. 觀察生活周遭美感、擷取美感色票 2. 學習如何運用APP程式擷取所看到的色彩 3. 實際操作用水彩調和所看到的色彩(以名畫蒙娜麗莎為例) 4. 調色擷取VS 程式擷取有什麼不同? 感受眼睛看到,電腦擷取的,和親自調出的色彩,同學調出的色彩,有什麼相同 有什麼不同

  • 06
    色彩組合搭配的合宜性

    1. 色彩的聯想與描述 2. 色彩意象感受與色彩的故事 ? 3. 怎樣的色彩組合是合適的 ? 4. 怎樣的色彩組合可以觸發感動 5. 怎樣的色彩組合是有焦點的 ? 6. 什麼是具有美感的色彩組合 請學 生從照片或自 選 一個色彩並調出或找出合宜搭配的色彩 7. 各種不同的色彩組合分享與討論,眾多當中挑出 合宜的組合,為什麼 ? 思考與討論分享。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