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以生活習習相關的「食物」作為探討的主題,從食物的不同面向中,導入「食物設計」的概念,再聚焦到「食物擺盤」與「食物攝影」。透過相關概念的釐清、實作活動的深化,讓學生能運用「構成」與「色彩」的美感因子以生活中的「食物」為素材做創作。最後從「剩食」議題的探討,讓「美感教育」結合「食育教育」,開啟學生更寬廣的視野。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 能從生活景物中察覺美的原理原則(反覆、漸層、均衡、對稱、對比、韻律、統一)。
- 美感技術
- 能運用「剪貼」、「擺盤」和「食物攝影」的方式創作具有「構成」與「色彩」美感 的作品。
- 美感概念
- 美的原理原則:反覆、漸層、均衡、對稱、對比、韻律、統一。
- 其他美感目標
- 融入食育教育,探討「剩食、歸處」後,結合美感教育,發想「如何以美感因子將 剩食變聖食」。
教師課後省思
- 原先設計在第一次與最後一次課程進行的「假日餐盤( Before and After )」,有學生反應假日家中不開伙,主要吃便當,所以要特別把便當的菜拿出來排盤很不方便,因此缺交同學很多。後來將課程修正,並不特別要求學生一定要做食物排盤,而是聚焦在食物攝影部分。讓學生運用光線、攝影角度的變化和攝影構圖的美感來完成本次課後的活動。
- 當課程進行到「聖食 vs 剩食」的議題時,學生常會誤將「剩食」當作「廚餘」。其實「剩食」是可食的食物,只是可能規格不符或不佳,或有效期限即將到期,沒有善加利用,最後命運將是「廚餘」一途。因此「如何將剩食變成聖食」做為其中討論的一個子題,提醒同學將平時所產生的剩菜,藉由適宜的保存、加熱後,再加上美感的排盤,即能成為引起食慾的美食,避免成為廢棄的廚餘命運。期許視覺課程所學的美感排盤,能進入學生的生活,在提升其美感於無形之外,也能為環境盡份心力。
-
01食物面面觀:探討食物不同面相、了解「食物設計」內涵與類型。
1. 討論與分享:以小組討論方式繪製「食物聯想」 的心智圖,並分享彼此共同與差異點。
2. 閱讀與思考:閱讀有關「食物設計」介紹文,幫助學生了解食物設計內涵與類型,並逐漸聚焦到「食物擺盤」與「食物攝影」。
3. 賞析美食照片:學生以「 food photography 、食物攝影、 ig 食物美照」為關鍵字搜尋照片後,上傳一張對自己有吸引力的美食攝影的照片到 Padlet ,並分享吸引自己的原因。
4. 下週課程預告:教師為今天學習狀況做結語,並 請學生準備下週所需的工具與材料。 -
02擺盤那些事:認識「食物攝影」中光線、角度與構圖的運用方式,作為後續作品拍照的鷹架。 從「食物擺盤」的圖面中找到色彩與構成的關聯, 並了解食物擺盤的視覺感覺。
1. 觀察與分析:透過上週學生上傳的照片分析比較,將食物擺盤轉 化成構成的點、線、面與色彩關係,並探討所產生的視覺的感覺。
2. 影片介紹:欣賞「食物攝影」影片,幫助學生建 立之後作品拍照的鷹架。
3.假日餐盤( Before ):請學生依據今日所學,利用假日拍攝一張自己餐盤照片上傳到 Padlet 上,並在姓名後方標示( Before )。 -
03動手巧思王——紙本練習篇:運用構成與色彩相關基本概念,以色紙剪貼方式練習。
1. 討論假日餐盤( Before ):以學生假日餐盤( Before (Before)照片,檢核上周學習成果。
2. 選盤與工作分配:老師準備磁、木、竹、石的盤子,以及學生自備餐盤的方式,讓學生分組選擇,並做小組工作分配。
3. 說明與繪製:複習國七上介紹的美的形式原理(均衡、對比、反覆、漸層、韻律、統一),請同學繪製自己的餐盤。
4. 討論與分析:分析學生設計圖,檢核符合那些美的原理原則原理(均衡、對比、反覆、漸層、韻律、統 一)的表現狀況。
5. 下週課程預告:教師為今天學習狀況做結語,並 請學生準備下週所需的工具與材料。 -
04動手巧思王——食物練習篇:以食物為媒材,運用構成與色彩的基本概念作擺盤練習。能運用食物攝影中光線、角度與構圖將作品拍照上傳 Padlet 。
1. 說明:複習美的形式原理原則與食物攝影的光 線、角度與構圖的運用方式並解說活動進行流程與方式。
2. 擺盤實作:學生以食物為媒材,運用構成與色彩 基本概念作擺盤練習。
3. 攝影實作:運用食物攝影中光線、角度與構圖的技巧,將作品拍照上傳 Padlet 。
4. 下週課程預告:教師為今天學習狀況做結語,並做下週課程預告。 -
05聖食 vs剩食:以提問方式讓學生思考剩食的成因與可能的解決方法。探討如何運用美感的手法將剩食變成聖食,以達到食育教育的目標。 回饋與反思——線上作品展:藉由討論、分析各組排盤作品的照片優缺點,填寫回饋表,給予同學回饋並能反思自己的學習。
1. 觀賞影片:觀賞「剩食」議題的影片,以引起學 生學習動機。
2. 討論與歸納:從影片中小組討論並整理出「剩食 的成因與歸處」。
3. 發想:以腦力激盪方式討論「解決剩食的方法」,之後請同學發想「如何以美感因子將剩食變聖食」。
4. 回饋:請同學上 Padlet 瀏覽同學作品,並給予 評分與回饋。
5. 反思:請同學上 Padlet 填寫回饋問卷作為師生成長依據,並依據同學的線上回饋隨機選擇同學分享自己的心得。
6. 課程結語:美感不只是愉悅自己與他人,也可能 開啟改變世界的契機。
7. 假日餐盤( After ):請學生利用假日拍攝一張自己餐盤照片再次上傳一張假日餐盤的照片到 Padlet 上,並在姓名後方標示( After ),於下次上課分享自己的發現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