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熱門閱讀
|專題文章|林宜珍|前文化部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籌備小組 聘用編審
由教育部指導規劃「112年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共同培力系列活動 『USR x 美感 x 媒體素養』」,邀請您保留10/20的時間,一起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圖書館聆聽,共度美好的知識饗宴。
從幼兒園(K)到大專院校(12)的生師在教學現場所投入發展的創新課程。展現將感知力帶入生活,由現象與環境導向觸發,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當代公民」的素養。
|專題文章|黎曉鵑|臺北市立中山女高美術教師。

標籤 關鍵字 #施婷婷

世界的拼圖

課程活動以安妮新聞第二期 vol.2 海克爾的系譜作為學習材料,先引導學生閱讀封面的世界,這是台灣館在安古蘭創立七年來,第一位拿下獎項的台灣漫畫家。

我們吃什麼?

        安妮新聞報是一份很特別的美感報紙,報紙的內容不只傳達美感設計,第七期的主題「地球護衛隊」帶領孩子從各種不同面向討論「垃圾」對於環境與人的影響,有些找到了再創新生的方法,有些正在找尋再利用的方法,有些則間接造就了新的變革。資源回收的過程,就宛如幫助已經被宣告無用的東西重獲新生,讓它們可以不斷被循環利用。也藉此課程設計規劃中,指導孩子認識與理解現在的生活中,若我們不改變生產食物和利用土地的方式,就不可能改善氣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