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熱門閱讀
從幼兒園(K)到大專院校(12)的生師在教學現場所投入發展的創新課程。展現將感知力帶入生活,由現象與環境導向觸發,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當代公民」的素養。
由教育部指導規劃「112年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共同培力系列活動 『USR x 美感 x 媒體素養』」,邀請您保留10/20的時間,一起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圖書館聆聽,共度美好的知識饗宴。
|專題文章|黎曉鵑|臺北市立中山女高美術教師。
|專題文章|林宜珍|前文化部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籌備小組 聘用編審

標籤 關鍵字 #張琇惠

我要拯救瀕危動物

運用安妮新聞第12期第6-7頁〈前進的多種可能〉消失動物的尋找,轉換成這些常見的動物已經不存在地球時的情境,請學生發表心中的感受與想法,這樣切換的情境,更能讓其深刻體會愛護動物與生態,是息息相關的。

減塑愛地球

運用第7期《安妮新聞》第6、7頁〈垃圾在哪裡絕對難不倒你〉找尋垃圾在哪裡?帶出生活中過多的塑膠垃圾,第10.11.12頁〈回收大百科〉帶學生認識廢棄塑膠回收步驟與用塑膠磚蓋學校,了解可再回收的塑膠製品有哪些並落實做好正確的垃圾分類。 利用學習單查詢塑膠垃圾與塑膠微粒對生活與海洋生物的影響,找出3個可以從自身先做起的減塑方法。並設計一個10字以內有關減塑的海報標語,進行海報創作,藉由完成的海報,上台發表並完成減塑宣導的任務。 進一步帶學生探索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對生活層面無法分解而影響整個地球生態。用影片補充相關訊息,帶入環保3R的觀念,Recycle(循環回收)、Reuse(物盡其用)和Reduce(減少使用)為解決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則,讓學生理解並建立其觀念,並能付諸行動。